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下崗女工王秋霞用生命詮釋愛心

2013/9/30 14:50:04 點擊數: 【字體: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岳母刺字、孔融讓梨、橋頭拾履,這些傳統美德的故事名揚天下。今天,在中原大地上又演繹了一件感動中國的事情,一位34歲的下崗女工,義無返顧地將自己的肝臟,無償捐獻給了一位無任何血緣關系的患者,用自己的行動踐性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國首例感動京城

    “本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們可以通過無償捐獻來延續他們的生命。”割肝救治大姑姐的河南女子王秋霞面對媒體說出了自己的希望。2007年7月9日,我國頒布實施《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剛剛2個月,北京武警總醫院經過17個小時的手術,成功為河南來的王秋霞、張蓮花進行了親情、非血緣活體無償捐獻肝臟移植。

    我國著名的肝臟移植專家、東方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武警總醫院移植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沈中陽教授高興地說:“ 第一例親情、非血緣活體無償捐獻肝臟移植手術非常成功,為我國肝臟移植工作的開展做出了開拓性貢獻,推進了我國大器官移植工作的發展,擴大了中國在世界器官移植領域的影響。”

    據了解,這次無償捐獻肝臟移植手術還是全國第一例親情、非血緣關系的活體肝臟移植,也是目前全國同類手術中難度較大的一次,因為供體的肝門結構變異,門靜脈和肝動脈吻合難度大大增加。

    該院副主任醫師、博士后李威說,“以前,醫院為夫妻之間做過幾例肝臟移植手術。但像王秋霞、張蓮花這種情況,親情、非血緣活體無償捐肝手術在世界上也非常罕見。”

    7月25日,沈中陽教授帶領醫院專家、醫生復查患者病情,幾次給身邊的醫護人員說:“在我做的近千例肝臟移植手術中,河南女子無償捐獻肝臟的事跡很感動我。”當他來到王秋霞的病床前準備檢查時,王秋霞忍著胳膊麻木、疼痛說:“沈教授,感謝你救了蓮花姐姐。現在,蓮花姐姐身體很虛弱,你先給她檢查,張家不能沒有蓮花姐姐。”這一下,很讓沈中陽教授為難。最后,在王秋霞的一再堅持下,沈中陽教授只好先到張蓮花的病房。沈中陽教授深有感觸地對張蓮花說:“你的妹妹情義深重,她不圖名不圖利,目的就是把你的病治好,重回溫暖的家庭,重新走入和諧的社會。”

    “由于對肝臟移植懷有恐懼等原因,比我們早住院的患者的親人都沒有勇氣站出來捐獻,只是在醫院被動地觀望、等待肝源。”患者張蓮花的愛人張柏林說。據悉,這次手術在武警總醫院引起了很大的震動,受王秋霞的影響,現在已有兩個病人家屬主動要求捐獻肝臟,并且在無償捐獻肝臟聲明書上簽了字。

    在王秋霞精神的感召下,河南省博愛縣正在掀起向王秋霞學習的高潮。最近,王秋霞獲得了博愛縣“三八紅旗手”稱號。縣委書記馬明仁、縣長馬秀泉等領導了解王秋霞的事跡后,組織縣機關干部職工、縣人武部官兵為王秋霞捐款達1萬多元,各單位也在積極開展活動向王秋霞學習。博愛縣月山鎮干部職工紛紛慷慨解囊,大家都伸出友愛之手,將一萬多元捐款送到患者張蓮花手中,幫助她度過難關。焦作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干部職工也捐款6千多元送到北京,解燃眉之急。縣委書記馬明仁激動地說:“王秋霞的事跡非常感人,在當今建設和諧社會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大力宣傳,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王秋霞在大姑姐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時,她作為一名下崗職工,舍棄自己的生命,作出了感動京城的義舉,更令人敬佩。”

    舍命救人獻出愛心

  2007年7月,對于從河南省博愛縣糧食系統下崗的女工王秋霞來說,有生以來在手術臺上度過了一個漫長的17個小時的黑夜。在6萬1千2百秒的時間里,王秋霞舍命將一位即將走向死亡線的患者張蓮花拉了回來。時間可以佐證:
  
    7月1日,王秋霞在北京武警總醫院抽血做乙肝五項功能檢查,并輸肝臟儲備能量液體。
  
    7月2日,王秋霞強韌著疼痛,全面做了加強CT、B超和肝臟穿刺。
  
    7月3日,王秋霞做了胸片和心電圖,每天開始打黃體酮針劑,來推遲自己7日來的例假。
  
    7月4日,王秋霞參加了醫院專家、教授器官移植鑒定會,當院方告之捐獻者有20多種生命危險時,她堅定的在自愿捐獻器官聲明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7月8日,王秋霞為了給自己儲備應急血液,拖著疲憊的身體,抽出了400CC  ......
  
    7月9日,上午9點,王秋霞臉上掛著心滿意足的微笑,被她的愛人和護士們推進了手術室。患者張蓮花強忍著痛苦,從病房里慢慢走出來,目送秋霞。她們相互凝望著對方,心里在默默地祝福。下午2點,張蓮花在親人們的簇擁下進入手術室。當王秋霞躺在手術臺上用自己的肝臟挽救張蓮花的生命的時候,她鋪就的這條愛心路上,卻灑滿了母親和愛人傷心欲絕的淚水。
  
    為了保證切割下來的肝臟能夠供體和受體雙方夠用,將王秋霞的右半肝整個切下給張蓮花,同時保留粗大的肝中靜脈給王秋霞。7月10日凌晨2點,經過長達17小時的手術,王秋霞被推下手術臺,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很快,王秋霞的肝臟移植到張蓮花身上,肝臟移植上去后立即就恢復了供血。7月10日凌晨5點多,張蓮花被推出手術室。主治醫生說:“手術非常成功,王秋霞用生命詮釋了什么叫愛心,什么叫無私,什么叫奉獻,用行動踐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7月10日中午12點,經過12個小時的昏迷,王秋霞從睡夢中醒來。她第一件事情就是問,“蓮花姐姐怎么樣,她在哪里?”,當她知道張蓮花已脫離生命危險,心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一位同病房來自南方的老大娘走到王秋霞的病床前,流著激動的淚說:“好閨女呀,真是好樣的!”老大娘又來到張蓮花的病床前,拉住蓮花的手說:“俺的孩子在這里等肝源都快半年了,現在也沒有消息,你真是幸運呀!”
  
    7月11日,被全國各大新聞媒體報道的《女兒捐肝救父親》的江西姑娘黃晶晶、《母親捐肝救女兒》的湖北姑娘沈瀾聽到王秋霞的事跡后,到醫院看望慰問王秋霞,黃晶晶感動的說:“王阿姨,很多人說我捐肝救父的行為很偉大,為之感動。在我看來,父母養育了我,救父親是我應該做的。但是,我認為王阿姨的舉動比我更偉大,用她鮮活的肝臟,留住了一個無血緣關系的年輕生命。”

    病魔襲來雪上加霜

  要按說,患者張蓮花 與王秋霞并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她們只不過是非血緣的親情關系,王秋霞是張蓮花 娘家的兄弟媳婦,到張家才不足14年。
  
    張蓮花 ,是博愛縣月山鎮 一名干部。26年多的工作時間里,抓過計劃生育,干過財務會計,當過文化干部,是一位兢兢業業、干事創業的好干部。最近兩年多來,由于鄉鎮工作繁忙,長期奔波在農村,生活沒有規律,使原來健康的她,慢慢的虛弱了很多,眼圈發黑,身體消瘦。今年在一次月山鎮組織的干部職工體檢中,竟無意中得到一個不近人意的消息,那就是通過檢查,張蓮花被確診為肝硬化,而且已經到了晚期。這突來的噩耗再一次卷入這個原本幸福和諧的家庭。就在幾個月前,自己的兄弟媳婦剛被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無情的奪走了年輕的生命,全家人還在悲痛中掙扎著。可是命運誰也無法解知,就在這時,病魔又殘酷無情的降臨到了張蓮花的身上,這讓所有的親人更是痛中忍痛,每個人的心靈再一次受傷,大家痛上加痛。當每每看到張蓮花與病魔做斗爭的時候,大家的心都是懸著的揪在一起,同樣是在忍受巨大的折磨,這種親情的痛處似乎大于患者與病魔抗掙時的煎熬。
   
    為了挽救 張蓮花,全家人幾次跑焦作、上鄭州治療, 通過一個多月的用藥保守治療,可是最終沒有療效, 病情越來越嚴重。張蓮花的丈夫張柏林了解到肝硬化的相關情況后,決定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想盡一切辦法都要把妻子的病治好,決心尋找到與自己妻子相匹配的肝臟換回這個年輕的生命,找回那個原本健康的妻子。最后,通過多方打聽與查詢,了解到北京市武警總醫院在肝病治療及器官移植方面有過硬的醫學技術和診療手段。經過網上查詢,與武警總醫院取得了聯系,并且向那里的教授說明了病情及相關癥狀,教授建議張蓮花盡快到貴院就醫治療。

    沒有血緣勝似血緣
        
  張蓮花一家帶著希望到了北京武警總醫院。那里的醫生、護士都很熱情,服務很好,對張蓮花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武警總醫院專家的會診后,他們得出結論:需要給患者做肝移植手術,而對于肝源緊缺的情況下,這讓所有的人重新又陷入了困境。上哪里去找肝呢?況且,我國剛剛頒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中規定,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且人體器官的捐獻、人體器官的移植都要受法律的約束,且捐獻者要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
   
    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了尋找到肝源,在博愛縣,張家的兄弟、姐妹都進行了血液化驗,但都與張蓮花的血型不符。在北京武警總醫院,張蓮花的愛人張柏林、王秋霞等四人進行了血液化驗,只有王秋霞一個人的血型符合。當場,王秋霞沒有做任何思考,她挺身而出,拔刀相助,堅決愿意將自己的肝臟無償捐獻給張蓮花。她說:“張家人接連遭到不幸,再也不能讓他們流淚。現在的肝臟非常難找,我無償捐獻肝臟出來,也可以緩解張家人的困難。”看到王秋霞已下決心,張家人感謝不盡,大家互相抱在一起淚流滿面。是王秋霞用她的真情打動了 張蓮花及其一家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焦作新聞網 2007-8-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