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名聾啞姑娘是怎樣學會美倫美奐的手舞的?學舞的背后有哪些艱辛?11月13日,中原網記者獨家采訪了鄭州市群眾藝術館創研室主任趙力民,由他講述了24位聾啞姑娘登上《中國夢想秀》背后故事。
中原網記者:當初是怎樣想到創作這樣一個作品的?
趙力民老師:中州大學有一個特殊教育學院,所有的學生都是聽障,大家希望能讓這些特殊的孩子融入到校園文化當中去,享受到和其他大學生一樣快樂的大學時光。而孩子們豐富靈巧的雙手表達的語言也打動了我,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四季、熱愛家鄉和國家的感情,也是《手舞四季》的創作思想。
中原網記者:在排練舞蹈的過程中遇到過什么困難和幸苦?
趙力民老師:首先這些孩子們不是舞蹈專業,肢體的柔韌度和表現力都有影響;第二,因為她們聽不到聲音,訓練整齊的動作很難,而多層次多畫面的動作更難;第三,排練用的擋板會遮擋視線。同時排練的場地有限,天氣的嚴寒酷暑都讓孩子們吃了不少苦。這個舞蹈練成用了8個月的時間。盡管很難,但是我們要把最純粹、最完美的藝術呈現出來,而不僅僅是我們背后的故事。
《手舞四季》從2008年開始創作,期間多次參加各種活動并獲得良好的成績。《手舞四季》剛剛榮獲第十一屆河南省“群星獎”音樂舞蹈比賽金獎,6月3日榮登央視《我要上春晚》舞臺,并以全場最高分,獲得直接參加年終總決賽的資格。11月20日,本作品將代表鄭州市參加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比賽。見習記者 殷海濤 實習記者 李瀟瀟 劉治成【原標題:鄭州24位聾啞女大學生登上央視 編舞講述幕后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