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譽棋圣藤澤秀行九段說:“高手之爭,與其說是技藝之爭,還不如說是精神之爭。”能成為超一流高手的,智商都非比尋常,羅洗河智商達到164,但在下快棋上,卻從來下不過古力;老聶看了兒時的羅洗河和常昊在棋上的表現(xiàn)后,給出結(jié)論:“常昊比羅洗河強多了!”
能打敗同儕,登頂望高的,內(nèi)心一定非常強大,精神一定超然。俞斌九段稱謝赫是“神”,除了下棋、讀書、聽音樂,別無他求,鏡片之后,是一雙澄凈如水的眼睛。時越亦然,90后的他能在漫漫長夜不要電腦和手機,僅需手邊一本《論語》即可,這在他那里,是很自然愜意的生活;但在別人那里,需要經(jīng)過多少年的修為,方能達到這一境界?
只是境界這事,只要刻意去追求,就注定追趕不及,一如盲人摸象。萬事殊途同歸,能在各領(lǐng)域達到頂尖層次的,精神強大,境界高遠。
時越剛剛進入青春期時,也曾有過一段撞墻期。他寫過一篇東西,發(fā)出過這樣的問號:“就算我在棋上能達到極高水平,獲得很多冠軍,又能改變世界什么呢?”為此他曾放棄用功,在書中尋找內(nèi)心需要的答案。能解決這些內(nèi)心困惑的,一如哲學(xué)家周國平所說,唯有行動,從一個又一個成功中獲取動力。時越后來在圍甲聯(lián)賽等比賽中取得佳績后,內(nèi)心的困惑自然而然地消失。他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與快樂。現(xiàn)在的他回憶那段過去,也不禁略帶羞赧地笑了:“那個時候沒少讓我們隊教練張葵老師操心。”
但時越能很快地走出那段特殊時期,這恐怕不僅僅是運氣。當年與他一塊被選入“清風(fēng)少年圍棋隊”的棋手有好幾位,但如今除了他和女棋手李赫之外,其他逐漸邊緣化。在時越和李赫的內(nèi)心世界里,肯定有著與眾不同之處,李赫是好強,時越則是空靈。
時越的強大絕非突然而至,之前他不過缺乏臨門一腳的殺伐決斷而已。他的強大在于自然而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奪冠了,他也沒有喜形于色,好像這一切可有可無;輸了,他也淡淡然,并無痛心疾首狀。吳清源大師當年行走天下數(shù)十載,傲然而立,無愧無咎,他將之謂之為“平常心”。真正的高手,生于世俗之中,立于世俗之外。
時越很安靜,不主動找他說話的話,他會一直保持靜默。不過他不是一個吳清源似的出世者,相反,他是一個熱情可愛的入世者。他幫人拎行李,他給人送去插座,他配合媒體做各種采訪……只是這一切都在他如水的表情底下默默進行,如果換了古力,則是一團火在四處燃燒。
年僅七旬的隨行翻譯侯樹棟擔(dān)心時越回國后,生活會受到干擾,也無法在比賽中靜心。顯然他不了解時越、謝赫這樣的棋手,他們的內(nèi)心空靈而強大,外界會影響他們,但很難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他們生活在紅塵滾滾的俗世里,卻擁有自己的一個世界,純?nèi)欢鴱姶蟆S浾咧x銳【原標題:時越天生好孩子內(nèi)心強大 曾質(zhì)疑下棋作用放棄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