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楚王馬殷紀功碑帖

2013/10/14 15:13:19 點擊數: 【字體:

楚王馬殷紀功碑帖
楚王馬殷紀功碑帖


    碑文曰:"君諱殷字霸圖許州鄢陵人也君少履天姿聰慧正禮不爽好俠不御孝衷度衷修身立品而學不至于浮游郡守嘉其勇前后聘召蓋不得已翻而束帶□□□□□□人仁必有學可以託□□□□□□歸脈唐末君為潭州□□□□□□民以安發號施憲□□□□□□楚王天成二年七月丁□□□□□卒謚武穆群民號悮洮念不欲生州人相與論德刊石作銘其辭曰居安思危戒敬恐懼百雉峨峨萬夫□御天成二年辛亥八月七日立"。碑帖存湖南圖書館,乃長沙藏書家吳冠君捐贈。吳先生在碑帖空白處寫了一段說明文字:"此碑民國十年拆除長沙瀏陽門城墻時出土,當被在長沙業律師之黃某購得,旋即運出湖南,不知去向。此拓乃出土時所拓,碑中為后人所別用鑿一方孔,致文中斷五行。馬殷以梁將際世亂,而割據長沙一方為楚王數世,現尚留遺跡不少。此碑史志無載,亦未見前人著錄,是當屬初出,為研究楚史珍貴資料。惟碑末天成二年辛亥,天成二年為南唐(應為后唐)明宗年號,二年應為丁亥(公元九二七年),想系刻時所悮也。"(文中標點符號為筆者所加)

 從公元907年推翻唐朝開始,代之而起的是五代十國的割據政權。所謂五代,即指先后占據中原地區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同時還存在吳、南唐、吳越、楚、南漢、閩、前蜀、后蜀、南平和北漢,史稱十國。馬殷所建的楚國,都潭州(今長沙),是歷史上唯一的以湖南為中心所建立的國家政權。馬殷,字霸圖,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前后生于許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縣)。少時家貧,遭亂投軍,唐中和時,忠武決勝指揮使孫儒與龍驤指揮使劉建鋒戍蔡州,以防黃巢起義軍。當時馬殷在孫、劉軍中,以驍勇著稱。后軍閥混戰,孫儒在江蘇遭擊殺,馬殷隨劉建鋒敗走江西,唐乾寧元年,轉戰湖南醴陵,敗湖南守軍,占潭州。唐昭宗承認既成事實,授劉建鋒檢校尚書左仆射,武安軍節度使,授馬殷內外馬步都指揮使。劉建鋒鼠輩庸才,任武安節度使后,得意忘形,縱欲無度,為親兵槌殺。諸將以"馬公勇而有謀,寬厚樂善,遣人從邵州前線迎回馬殷,推戴為留后。唐乾寧三年九月,被授潭州剌史,光化元年進武安軍節度使。馬殷坐擁長沙,運籌帷幄,圖謀發展,不幾年,勢力范圍擴張到湖南大部、廣東、廣西部分地區。唐天祐四年(907)四月,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廢唐哀帝自立,改元開平,定都開封,國號梁,史稱后梁。梁太祖朱全忠委馬殷為侍中兼中書令,封楚王。后梁末帝時,允馬殷所奏,加封天策上將軍,又允許馬殷在其管內置靜江、武平、寧遠等節度使。于是馬殷"署置天官幕府,有文苑學士之號,知詔令之名,總制20余州,自署官吏,征賦不供。"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魏州,國號大唐,改元同光,同年滅梁,史稱后唐。馬殷遣子入覲,向后唐稱臣納貢,得授太師、尚書令之銜。后唐天成二年,封馬殷為楚國王,馬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宮殿,置百官。馬楚極盛時,其轄地包括湖南全境及廣東、廣西和貴州的部分地區,共建28州1監,直隸楚王府。其中13州和1監在今湖南境內。馬殷為王以后,政治上采取了上尊中原王朝,下撫黎民的保境安民政策,外修友好,減少戰爭,讓人民休養生息。經濟上用謀主高郁策,獎勵農桑,提倡紡織,發展茶葉,通商中原,不征商旅。馬殷統治湖南時期,社會穩定,國庫殷實,人民安居樂業。不僅史書有載,"楚王馬殷紀功碑"也頌揚了馬殷的功績。在他死后,"群民號洮,念不欲生",想必也非溢美之詞。"紀功碑"從碑文行文、刻工水平分析,似群民自發所為,"州人相與論德",刊石以記。此碑在馬殷死后千年才出土,且各種史書均未載,原碑不知去向,勢必會給人帶來真假懸念。馬殷所建楚王宮,在今長沙馬王街,與"紀功碑"出土地瀏陽城門相距咫尺,當地的老百姓得知馬殷死訊后,自發地立碑以表達他們對馬楚王的擁戴、懷念之情,分析當時的社會現實,也未必不是歷史的真實。另外,按社會歷史演繹規則,后人刻一塊假碑來混淆視聽似乎完全沒有必要。以此推論,這塊碑的真實性比較大。碑文所刻馬殷是后唐天成二年(927)去世,與史載不符。宋歐陽修撰《五代史》(史稱《新五代史》)載:"長興元年,殷卒,年七十九。"長興元年,即公元930年。《舊五代史》載:"長興二年十一月十日薨于位,時年七十八。"《十國春秋》第六十七卷,"楚一 武穆王世家"載:"長興元年……十一月已巳,王薨,年七十九。"《湖南通史·古代卷》從歐陽修說。《十國春秋》是清人吳任臣撰,在人物傳撰述上,不是很負責任,關于馬殷卒年,則采用《新五代史》,至于卒月卒日,則采《舊五代史》說。另隨舉一例,如把唐乾寧說成是唐禧宗李儇的年號,史書上是很忌諱這樣常識性錯誤的。當代權威辭書《辭海》,1999年版縮印本第1363頁,"馬殷(852-930)五代楚建立者,……后梁開平元年(907),封楚王。次年,后唐封為楚國王。……。"材料主要源于《十國春秋》。而敘述中有明顯的錯誤,在"封楚王。"與"次年"中間肯定落了一段話,可能是因校對不嚴所致。古今史書、辭書上對馬殷的生卒年、出生地及生平事跡的記載都有差異。如果"楚王馬殷紀功碑"確為馬殷去世后一月,百姓為懷念他而刻碑銘記的話,那歷代史書有關馬楚的歷史就必須改寫,這是筆者無能為力的,只好吁請史學家去進行分析研究了。【原標題:楚王馬殷紀功碑帖】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湖南省圖書館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