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張處方16元
去年10月,毋劍梅榮登“中國好人榜”之后,在媒體的報道下,她的名氣越來越大。
“現在找毋主任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了,她平均一天要看七八十個人,而且慕名來看病的外地人也明顯多了。”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負責人說,一些帶著患兒來看病的家長“點名”要掛毋劍梅的專家號。
“一毛錢能治好的病,絕不用一元錢。”這是毋劍梅的從醫理念。長期以來,她開的處方平均每張僅16元,受到許多人的交口稱贊。
該負責人介紹,有時候,毋劍梅的“小處方”也會讓一些患兒家屬不放心:“這么便宜的藥能治好病嗎?”但幾次治療之后,家屬們就心服口服了。
毋劍梅說:“開藥憑的是良心,不是貴的藥就好,關鍵是能把病治好。”
換位思考診斷開方
讓患者花最少的錢治好病,不僅僅是個人醫術問題,也受看病方式的影響。
近日,我們在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目睹了“毋式看病”:她先跟患兒家長交流,詳細了解孩子病癥等情況;而后她開始用聽診器等醫療器械檢查診斷;確認病因準備開處方時,她會再問問病人家里備有哪些藥,如果是病人已有的藥,她就不再重復開。
開完藥后,毋劍梅會給家長詳細說說一些藥品的服用方法,怎么讓孩子服用更順利,怎樣防止孩子服藥過程中出現吐奶等常見情形。
關林一對常年找毋劍梅看病的陳珂珂夫婦說,兒子2歲時,曾出現持續大半個月咳嗽難止情況,他們帶孩子去過三四家醫院,中醫、西醫治療都試過。
后來,夫妻倆慕名找到毋大夫,她不像一些醫生只顧開單子做檢查,不肯多聽他們詳細描述病情。最終,毋大夫開了不到30元藥就把孩子病治好了。后來,他們才知道,孩子患有呼吸系統疾病,而當初有醫生把孩子咳嗽當嗓子發炎來治。
毋劍梅說,她看病從患者角度出發,視病情緩急來確定是否需做抽血、化驗等檢查。盡管全面檢查對于診斷疾病有重要作用,但是,有時醫生憑借經驗就能判斷的疾病,就沒必要再讓患者去花錢檢查。例如,從孩子咳嗽的聲音,就能判斷出來是不是肺炎,就沒必要讓病人花錢再做檢查。
年輕同事心中的“標桿”
1978年,毋劍梅從河南醫學院畢業后,就一直在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工作,先后在兒科、新生兒科、兒童康復科等多個科室工作。
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兒科主任孟戰備是毋劍梅一手栽培起來的“弟子”。他說,毋劍梅就是“標桿”,給年輕醫護人員帶來榜樣力量。
“生人熟人一個樣,有錢沒錢一個樣,是不是領導一個樣,對病人就跟對自己人一樣,能讓少花錢就少花錢。”毋劍梅幾句常說的話,讓年輕醫護人員印象深刻。有時遇到患者忘帶錢,毋劍梅就會幫忙墊上,遇到患者急需輸血,她會伸出胳膊抽自己的血。
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負責人說,盡管毋劍梅算是醫護人員中歲數比較大的,但在危急時刻,她仍充滿年輕人的沖勁。在非典、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以及問題奶粉等幾次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毋劍梅曾作為我市兒科專家組組長,被抽調到省防治組參與相關治療工作。
34載從醫生涯,毋劍梅用純樸的行動,為群眾詮釋著“醫者仁心”的真諦……(記者張喜逢)【原標題:毋劍梅:一毛錢能治好的病,絕不用一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