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醉玉石雕刻
從業26年來,劉國皓的獲獎作品數以百計,從問鼎天工獎金獎的《圣地青蓮對屏》、《楓橋夜泊》,到斬獲“陸子岡杯”金獎的《夜游赤壁》、《極目寰宇》、《王者》……每一件,都秉承著他的理想與堅持。
1987年,劉國皓初中畢業,家境貧寒的他成了一名泥瓦匠。打的第一份工,就是給時任鎮平玉雕廠副廠長的玉雕大師仵金滿家蓋房。在眾多工友中,劉國皓干的是最為瑣碎的小工活,篩沙、和泥、搬磚,可他卻毫無怨言。經過兩個月的細心觀察,在工程結束前夕,仵金滿叫來劉國皓,表示希望收他為徒,劉國皓即刻拜師。此后,他如饑似渴地學習玉雕技藝,提高藝術修養。為了設計作品初稿,他時常幾易其稿,廢寢忘食;為了完成作品制作,他常常徹夜工作。
1994年,劉國皓已在鎮平玉雕界小有名氣。在仵金滿的鼓勵下,劉國皓走上了創業打拼之路。
堅守最初夢想
從1995年起,上門預約劉國皓雕琢玉器的人便絡繹不絕。與此同時,他開始帶徒,在他心中,一直有種神圣的使命感,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夠形成獨有的技藝風格,進一步提升鎮平玉雕工藝在全國的影響力。
2002年,劉國皓和他的團隊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醒石”。一謂喚醒石頭,煥發美感;二是希望團隊的每個人,敢于創新、敢于批判地去創意每個作品。此后幾年,“醒石”聲名鵲起,成為全省玉雕界的領軍企業。
彰顯赤子情懷
劉國皓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青年玉石雕刻藝術家等榮譽稱號。此次獲評的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是中國玉石雕刻行業的最高榮譽稱號。
北京、新疆、上海等地頻頻有人游說劉國皓前往發展。他卻一概謝絕,堅守在家鄉,潛心創作,樂在其中。在他心目中,南陽文化底蘊厚重,這片沃土給予了他無限的靈感,他希望自己能在添彩南陽玉雕品牌的同時,進一步傳播中原文化。
為此,他協辦了“醒石杯”首屆海內外玉文化征文大賽,并在北京大學舉辦了頒獎典禮;多次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學術交流,開展專題培訓。他說,讓內心變得豐盈,并幸福前行,就是自己最本真的愿望與理想。劉國皓正在創作本報記者 柏伴雪 攝 本報記者 周二立 柏伴雪【原標題:情縈玉石 雕琢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