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生命的趙仁偉并無絲毫歡喜,因為接下來的日子對他來說,更像是一場挑戰極限的“戰斗”,與生活的斗爭,與自己身體的斗爭。對于常人來說,一日三餐是再普通不過了,甚至人們對飲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聚餐時的歡愉,品味美食時的滿足,飲食環境的高雅格調……可對只有脖子和頭才能動,只能躺在床上無法自主進食的的趙仁偉來說,有的只是煎熬與折磨,“被人喂食”這個被動的過程,“只是匆匆應付身體需求和體能的補充,以及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煩惱和勞頓。”
最初住院時,他躺著連喝水都困難:口不能張太大,怕嗆到一次也不敢喝太多,只能抿一下。躺著面朝上咀嚼食物更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趙仁偉極度不適應,“好比習慣了右手寫字,突然要換成左手一樣,有種一下子不知道如何下筆的感覺。”他形容最初自己咀嚼的每一個回合都很僵硬。因為是面朝上,食物總會流向喉嚨,極易被噎到。所以與正常地咀嚼食物相比,躺著吃東西還多出了一道程序,就是盡量把食物堵在喉嚨外。
除了吃飯,生活中的諸多不便也在隨后的日子里顯現出來。刷牙、洗臉、穿衣自不必說,全靠家人一點點幫他;夏天蚊子落在他臉上,而旁邊又沒人幫他驅趕,他無計可施,只能拼命地搖頭,卻還是只能忍受蚊蟲叮咬的痛苦;冬天的夜晚,被子沒有蓋好,他不忍叫醒父母,就學著用嘴咬住被子,盡力把脖子抬起,在黑暗中尋找被角,用牙咬住,一點點地往靠近頭的地方拉,嘴再換到離頭遠一點的被子處,咬住再往回拉,就這樣來回拉著,把脖子周圍的被子拉過來……
無力照顧自己,還要讓家人忙前跑后,趙仁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絕望,他開始陷入無盡的苦痛與糾結。“活著已經沒有了意義,只能忍受痛苦,為什么還要活著?”他變得越來越焦慮暴躁,整天對父母亂發脾氣,家里的氣氛也因為他的消極情緒異常緊張。他不準別人進他的房間,拒絕母親幫他翻身體,甚至有一天母親喂他飯時,他直接哭喊著:“媽,你用刀把我砍死吧,我不想再連累你們了……”
就這樣,趙仁偉在家里一躺就是三年,沒有一點時間概念,每天瞪大眼睛看著屋頂,隔著窗透過來的微光招進來,他也不知是日出還是日落。“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趙仁偉回憶起最初在床上躺著的三年,至今仍不能完全釋懷。“不過我現在可以坦然面對一切。”他堅定地說。
一根筷子——癱瘓軀體重新“站立”
2007年,在朋友同學的幫助下,趙仁偉用上了電腦,并連上了網絡。
從此,靜默不再成為一點點吞噬他的流沙,他終于可以和世界重新建立起聯系!在看到電腦的那一刻,他流下了喜悅的淚水。然而短暫的開心之后,他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只有頭和脖子能自由活動,高位癱瘓的他怎樣才能使用電腦?起初,趙仁偉想著讓父親把一根木棍綁在胳膊上,用胳膊帶動木棍點擊鍵盤;但木棍不好固定,就連擊打的力度都無法控制,用木棍點擊鍵盤的方法失敗。后來,趙仁偉又讓家人把鍵盤放在下巴下面,嘗試用下巴點擊鍵盤。這個辦法雖然可行,但脖子能夠到的地方又很有限,不可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而且他當初骨折的地方就在脖子上,用下巴敲鍵盤實在是太危險,趙仁偉犯了難。
偶然一次,趙仁偉看到電視節目中一個殘疾人用嘴銜著一支畫筆在作畫。他靈感一現,突發奇想:我能不能用嘴咬著一個東西來點擊鍵盤?腦子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筷子。就這樣,筷子--這個我們在吃飯中才會用到的工具走進了趙仁偉的生活,但這個過程卻是那么的漫長而復雜。
最初,他用牙齒咬著筷子的一端把整個筷子舉起,保持住其穩定與平衡后,再點擊鍵盤。但這樣做對于一個身體有殘疾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吃力。后來,就干脆把筷子一截兩半。牙齒咬筷子倒是不吃力了,但因為筷子短了許多,每次點擊都需要把脖子抬得足夠高才夠得到鍵盤。一個上午下來,脖子疼得連扭頭都費勁。經過長時間的摸索,趙仁偉終于把筷子的長度確定在筷子的三分之二位置,并經常把筷子含在嘴里來回比劃,鍛煉牙齒對筷子的掌控與點擊能力。兩個月后,趙仁偉終于能打字了,盡管一分鐘才勉強打幾個字,但這對于他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平日里看起來堅硬結實的筷子,在趙仁偉嘴里不停被咬著,一根方方正正的筷子,一個月后,就會被牙齒一天天地咬成了扁薄一層,越來越細,直到最后被咬斷……從最初學會用筷子敲鍵盤到現在,趙仁偉自己也記不清到底咬斷了多少根筷子,就連我們常年都不會用壞的鍵盤,也因為筷子的力度無法控制一年要“報廢”三個。
就這樣,趙仁偉漸漸習慣了用筷子點擊鍵盤敲字。一年后,趙仁偉開始嘗試寫點東西。
高中和大學都讀理科的他,在那場意外后,從沒想過自己將來會從事寫作,就如他自己所言,“我曾經有過很多夢想,唯獨沒有寫作這方面的。”用趙仁偉的話說,當初之所以想著寫文章,一方面因為寫作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另外,肢體的受限制有利于思考,“殘疾與寫作天生有緣”,趙仁偉用史鐵生的話來解釋自己寫作的初衷。
最初寫稿時,情況并非他想象的那般順利。一篇篇稿件石沉大海,毫無音訊。“當時也想過要放棄。”趙仁偉直言在寫了多篇稿子沒有結果后,他曾經很灰心。但是“天助自助者”,就在他覺得自己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他的一篇稿子發表了。這個從癱瘓后一直沉浸于自卑苦痛中的年輕人終于有了些許的自信。緊接著,他的稿子不斷見諸網絡報端,他寫作的勁頭也越來越大。截至現在,他發表稿件累積200多萬字。200萬,每一個字要敲擊好幾次,在我們常人看來噼里啪啦一陣亂敲的鍵盤,趙仁偉卻一次次咬著筷子,點了無數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