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道德模范與身邊名人——買世蕊

2013/10/11 9:59:04 點擊數: 【字體:


    買世蕊同志現年47歲,中共黨員,全國人大代表,現任新鄉(xiāng)市糖業(yè)煙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百姓金口杯”獎、全國擁軍模范等榮譽稱號,2009年榮獲河南省道德模范。

    在新鄉(xiāng)市這座城市里,“好人”買世蕊幾乎家喻戶曉,人們總是把她和老、弱、病、殘、困難群體連結在一起。她還清晰的記得,2002年11月22日,曾經在解放戰(zhàn)爭就參加革命的李彥斌老媽媽帶著全家來到她的超市,向她送上一塊金匾,上面寫著:“時代楷模,擁軍模范”。早在80年代初,當世蕊還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姑娘時,她就和老紅軍李祖?zhèn)鹘Y下了父女深情,老人硬是將她認做女兒,這段情緣一直延續(xù)到老人去世。在2002年7月的全市黨員幫扶動員大會上,她的一篇題為“愛心奉獻,無怨無悔”的發(fā)言使在場的許多人動容落淚。二十多年來,她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投身于社會公益事業(yè),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幫扶老紅軍、老榮軍、革命傷殘軍人、下崗職工、孤寡老人等方面做了連她自己也無法算得清的好事、善事。她柔弱的身體,卻為別人擋風遮雨;她有限的收入,卻為他人慷慨解囊。

    ——讓人民的功臣享受到更多的親情

    80年代初,買世蕊同志在兼任基層團支部書記期間,就經常組織團員開展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活動。80多歲的老紅軍李祖?zhèn)骼习橛胁。ㄒ坏呐畠荷习噍^忙,女婿又是現役軍人,常年執(zhí)行飛行任務,買世蕊同志經常幫助老人料理家務,用自已微薄的工資為老人買衣買面,還經常蹬著三輪車為老人送貨上門。老人非常感動,逢人便夸,她是個好閨女,堅持認世蕊為干女兒,他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父女之情,這段情緣一直堅持到老人去世。買世蕊同志每周還要去榮康醫(yī)院、榮軍休養(yǎng)院為那里的老榮軍、革命傷殘軍人送貨上門,并提供其他服務。她看到一些特等、一級傷殘軍人沒有成家,雖然有組織照顧,但仍有許多不便,十分著急,就主動在業(yè)余時間去為他們洗衣服、拆被子、打掃衛(wèi)生,使老榮軍深受感動,時間久了,一些盲人榮軍聽到那熟悉的腳步聲,就興奮地相互傳遞著“咱閨女來了!咱閨女來了!”世蕊說:“他們都是人民的功臣,應該讓他們享受到更多的親情。”買世蕊同志先后為100多位老榮軍實行了便民服務。她就是這樣從一樁樁一件件做起,奉獻著自己,同時在奉獻中也升華著自己。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孤寡病弱老人是她特別關注的對象,這些年來,買世蕊同志工作每調到一處,就主動的和工作所在的辦事處領導聯(lián)系,了解轄區(qū)困難戶,特別是孤寡老人,這已經成為她工作內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說,誰都會老,誰都有老人,都會遇到難處,都需要幫助。80年代初,五保戶張友蓮老人就是她常年幫助的對象。當時,不滿二十歲的世蕊除了繁忙的工作外,還利用班后和節(jié)假日,包攬了老人的所有家務,為老人拆洗衣被,她經常蹬著三輪車,為老人買煤買面。計劃經濟時,物質緊張,買什么都要排隊。特別是入冬后,為了讓老人能取暖,每次買煤她都起早趕去排隊,臉凍紅了,手凍腫了,為了老人她全然不顧這些。張友蓮老人有了病,她就用三輪車把老人送到醫(yī)院,自己拿錢為老人看病,并象親生女兒一樣悉心的照顧老人。直到出院時,醫(yī)生和病友還把她們當作親母女看待。就這樣她一直照顧老人八年之久,直到老人去世,還為其殯葬送終。這件事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為題,在新鄉(xiāng)晚報和河南電視臺等媒體多次報道,引起強烈反響。

    魏河英大娘是個特困戶,丈夫去世,孩子們下崗,她的腿又有殘疾,靠掃地維持全家的生活,連電費也無力支付,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由于家境貧寒,魏大娘身患嚴重的皮膚病無錢醫(yī)治,沒人愿意接觸她,也沒人敢接觸她,這就使老人雪上加霜,世蕊了解到她的情況后,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一方面協(xié)調辦事處領導恢復了她已經失去的工作,同時和老人結成了幫扶對子,每月給老人送幾百元錢讓老人看病,還為老人買面買油等生活用品,堅持了數十年。家境的逐步好轉增進了家庭和睦,一個幾乎失散的家庭,現在是兒孫滿堂,其樂融融,每當談起這些變化,老人都由衷的感謝黨,感謝政府。

    最讓世蕊牽掛的還有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參加革命的李彥斌老媽媽,由于歷史的原因,一些政策尚未落實,造成了老人生活困難,加上李媽媽體弱多病,半身不遂,幾個孩子都在困難企業(yè)工作,生活就更加艱難。世蕊從轄區(qū)辦事處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去看望老人,并主動為老人送錢買藥,將老人的柴米油鹽包括衣服全部承擔下來,十余年來從不間斷,老人一直以為她是政府派來的,一直到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記者采訪時,才弄清她的真實身份。

    在農村基層工作多年的老黨員劉秀英,丈夫是一個革命功臣,因病去世后,她的生活一下子沒有了著落,兒女又均下崗,老人處在絕望之中。世蕊聽到這個情況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一方面為老人子女的工作四處奔波,使其重新上崗,同時她還經常去看望和安撫老人,送錢送物,堅持了八年之久。現在,在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懷幫助下,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正走向安康和幸福。

    72歲的王繼榮大娘身患癌癥,丈夫去世后,留給她的是兩個癡呆的兒子和陷入絕境的生活。老人靠掃地養(yǎng)家,貧困的狀況不忍目睹。得知這個情況后,世蕊不僅自己帶頭向老人捐款捐物,送去慰問品,還通過新聞媒體向全社會發(fā)出“救救這個家吧”的呼吁,并且向民政等部門領導提出救助的建議,這些都得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大大緩解了老人家庭的困難。得到了社會資助而被醫(yī)治的王大娘,生命延續(xù)了幾年,老人在臨終不久前,拉著世蕊的手,失聲的說:“閨女呀!不是你,俺的家早就散了,俺也早就走了,這輩子不說了,來世俺全家報政府的恩吧!”老人去世后,世蕊花錢為她料理了后事,兩個孩子在政府的救助下,生活得很好,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世蕊還牽掛著他們,經常去看望他們。
二十多年來,買世蕊照顧了八位孤寡老人,她和她們相依相伴,結下了母女之情。她還不間斷的與其他二十位老人結成了幫扶對子,保持著經常的聯(lián)系,向他們獻愛心,個人幫扶資金累計達十幾萬元。中央電視臺《夕陽紅》欄目專題報導了她敬老愛老幫老的感人事跡。

    一次,市委副書記宋麗蘋專程來到世蕊所在的超市,為她被評為新鄉(xiāng)市“十佳”市民之一向她表示祝賀時,幾位老人聞訊趕來,她們非要在宋書記面前夸夸她們的好閨女,說說她們的心里話。當時,老人們一個個淚流滿面爭先恐后的向宋書記傾訴著世蕊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就這樣,宋書記原計劃半小時的工作安排一下子延長到三個小時,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被人世間那種至親至愛的氛圍所深深的感動了。

    ——軍民共建傳佳話

    某預備役高炮團于1998年冬季組建,世蕊聽說后,冒著嚴寒將棉衣棉被等取暖用品第一個送到部隊,解決了官兵的燃眉之急。2003年9月份,黃河封丘段發(fā)生洪澇災害,該團快速動員一個建制營執(zhí)行抗洪搶險任務,買世蕊帶著食品、礦泉水和官兵一道上了抗洪大堤,背不動沙袋,他就到炊事班給官兵做飯,給大家補衣服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商都網 2010-07-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