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楊建堂用光和影記錄美麗中國

2013/11/5 17:44:38 點擊數: 【字體:

  
    2013年金秋收獲季節,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國際攝影協會五星會員、河南理工大學工會主席楊建堂的攝影作品《牧鄉晨曲》,獲得FIAP國際攝影聯盟藍帶獎和PSA美國攝影學會銀獎。

    “FIAP國際攝影聯盟和PSA美國攝影學會,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兩大攝影組織,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國際性攝影組織,吸引了全球眾多優秀攝影家,其展覽及評獎被稱為攝影界的‘奧斯卡’。”國際攝影協會主席趙旭新說。

    今年7月,在美國舉行的第48屆S4C國際攝影展中,楊建堂的《賽里木湖》《云南元陽》《江西婺源》《天鵝湖》等4幅作品獲獎,其中《云南元陽》獲勛帶獎;8月,在阿根廷舉行的第1屆FCC沙龍國際攝影展中,楊建堂的《丹霞地貌》《九曲十八彎》《童話世界》《中國禾木村》成功入選,在第3屆臺中國際攝影藝術展中,楊建堂的《自得其樂》《青海七月》《翩翩起舞》《銀裝素裹》4幅作品獲獎;9月,在IPA第3屆國際攝影藝術展中,楊建堂有《呼倫貝爾風云》《河山共暉》《樓蘭姑娘》等12幅作品入圍……楊建堂本人也被列入美國攝影學會及國際攝影藝術聯盟優秀攝影家名單,并將獲得國際攝影協會官方認證,同時獲得國際攝影協會入會積分及參選年度十杰攝影師的積分。

    癡迷

    “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用鏡頭定格和諧家園、用光和影記錄美麗中國,并通過攝影藝術把美麗中國推向世界,是我們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責任。”楊建堂說。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與攝影結緣,楊建堂總是朝夕揣摩,有時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有天下午,他鉆進暗房沖洗放大照片,到第二天下午五六點鐘還沒出來,連續20多個小時沒吃東西也不覺得餓。

    1990年暑假,楊建堂到西北地區進行攝影創作。一天下午,在桑科草原,他獨自轉悠到一個小山包上的藏民帳篷前,想拍幾張藏民生活照片。沒想到未捕捉到合適的鏡頭,反遭惡狗追逐,他掄起攝影包,且戰且退。在半山腰喘息未定,偶爾回頭一望,但見起伏的山坡上一座孤零零的帳篷在逆光下靜靜地矗立在瓦藍瓦藍的天幕邊,在帳篷的前后左右,一團團、一簇簇白云冉冉升騰,千姿百態。美的感受使他激動不已,腦海里即刻閃過“白云生處有人家”的絕妙詩句。他毫不猶豫地打開相機,但他猛然又停住了:白云有了,藍天有了,帳篷有了,但沒有人或動物,缺乏最有生命力、最能表達意念的主體。于是,他靜靜地爬在山坡上,耐心地等待著。驕陽似火,烤得他渾身生痛,但他一動不動盯著帳篷。大約半個小時后,一位騎者飛馬躍上山坡,帳篷里的婦女、小孩急忙跑出來迎接。他大喜過望,撳動快門,一連拍了6張。照片果然獲得成功,畫面簡潔生動,抒情寫意,讓人看后胸襟開闊,這張《白云生處》照片曾多次獲獎。

    創意

    “想拍出展示美麗中國的好照片,必須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外在功夫,必須有創新的精神和折骨斷筋百難不悔的勇氣。”楊建堂說。

    楊建堂自小就習文練畫,后來常常買書看畫展,他說:“文學、音樂、繪畫、雕塑、哲學、歷史等都是相通的,只有廣泛涉獵知識,提高修養,才能找到靈感頓悟。同一地點,同一景物,有人熟視無睹,有人激動不已,這就說明了素質修養、觀察能力的不同。創作者只有積累豐厚,才能在分散的、雜亂的、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中去粗取精,把發自于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感受通過鏡頭攝入畫面,使之成為一個具有意境的佳作。”

    有一次,他到長城上拍攝,發現長城上的垛口凸起很像琴鍵。于是,他選準角度拍攝了由近至遠弧度上升的階梯狀“鍵盤”。畫面上不再是靜物,而是有了動態美感,像是流淌的樂曲由低音昂揚為高音,又像是歷史長河中涌動的脊骨,給人以滄桑苦難的經歷和威武不屈之感。

    楊建堂喜歡背著攝影包游歷天下,一年之中,他必定抽幾天時間去拍自己喜歡的東西。看楊建堂拍的胡楊,透著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有的旺盛如青春,有的已垂垂暮年,但那種“活著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爛”的精神仍在。楊建堂就是在拍片過程中不斷地觀察、思考,感悟生命的真諦。

    每到冬季,河南三門峽黃河濕地這個“鳥類天堂”就成了影友們扎堆的地方。楊建堂也慕名而去,到濕地一看,人山人海,這種情況下拍出的片子必定是千人一面,沒什么個性可言。楊建堂一邊在湖邊漫步一邊思考,信步走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此時,正值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四周的景色被夜色籠罩。在藍藍的暮靄中,一群天鵝有的在展翅翱翔、有的在振翅欲飛、有的在悠閑散步、有的在水中嬉戲。楊建堂稍加思索,調整色溫、感光度,支起相機,用慢門拍下了一組片子。拍出來的《起跑線》,畫面主體白天鵝與安詳、靜謐的氛圍,加上周圍朦朧的夜色烘托,配合得相得益彰。

    授業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始終把傳授攝影藝術作為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手段。他長期擔任學校攝影課的教學工作,并編著《攝影美學與藝術創作》等教材。

    楊建堂以培養年輕攝影師為主,耐心地給他們講課和輔導,現已有一批攝影新秀嶄露頭角。“作為一名攝影工作者,一定要善于捕捉自然的風跡,頓悟生命的云影。”課堂上,楊建堂經常這樣教導學生,“攝影是一門藝術,連接時空,記錄史實,展現自然,感悟生命。它給大眾傳遞的是歷史、是現實、是時空。它讓歷史定格,包括它的氣息和氛圍;它讓現實延伸,帶著它的魅力和遺憾;它讓時空凝聚,激發人們的敬畏和熱愛。攝影以它無障礙的交流,向大眾傳遞的是一個完整的世界。這個世界既包括物質世界,也包括精神世界;既包括整體現實世界,也包括個體心靈世界。”

    怎樣才算是好照片?楊建堂對學生們說,好照片起碼應當具有四個標準:準確傳遞信息、具有視覺夸張力、飽含真情實感、令讀者身臨其境。影像是跨世界的語言,好照片一眼看去,信息表達準確,敘事清楚明白,無論文化高低,國內國外,都能看懂。此外,高明的攝影家還能借助攝像傳遞思想情感,包括觀點、導向、推崇、貶斥,引發讀者深層思考共鳴,最終達到推進文化交流、愉悅審美、藝術傳播的社會功能。

    楊建堂認為,古人寫文章有“語不驚人誓不休”之說,攝影也是一樣,色彩、透視、影調、機位、鏡頭焦距,都是攝影畫面的造型語言,把照片拍得夸張似乎很簡單,但是要做到恰到好處、不溫不火,內斂而嫻熟,絕非易事,需要培養營造夸張力的自覺意識,并且長期堅持針對性訓練。

    “攝影者要用真情實感對待拍攝對象,自覺融入拍攝場景和人物內心,看懂拍攝對象的喜怒哀樂,設身處地理解攝影對象的境遇,只有尊重和了解鏡頭前的一切,才能拍攝出有人情、有人性、有思想情感的照片,作品才有感人的力量。”楊建堂以自己的切身體會提醒初學攝影者。1996年,楊建堂擔任焦作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兼理論部部長,參與焦作市多項攝影活動的組織工作,經常主持召開攝影理論研討會,組織攝影、美學講座。2005年,改任焦作市攝影家協會顧問。

    河南理工大學根據專業特點,整合現有資源設備,發揮專業優勢和特色,成立了以楊建堂為所長和領軍人的河南理工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

    贊譽

    在攝影界,楊建堂可以說是享有盛名,有數十幅(組)作品先后在國內外獲獎。作品《高原牧野》獲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大地神韻》(組照)于2005年6月獲得全國大學校長攝影聯賽二等獎;《田園詩韻》于2007年2月獲得全省高校科技文化藝術節一等獎。“與山河對話,為時代謳歌。”專家評論說,“我們是懷著激動的心情拜讀著楊建堂的一幅幅精品佳作,情不自禁為這些唯新唯美、純情自然、驚魂攝魄的作品擊掌高歌。他嫻熟的攝影技術,使得其作品清新脫俗、境高意遠、氣勢磅礴。”

    多年來,他以執著、癡迷、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斷超越、不斷前行,走出了一條既有個人特色又雅俗共賞、境高意遠的攝影之路。藝雖高妙、心境平和,這是對楊建堂的真實寫照。

    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 金像獎獲得者于德水這樣評論:“他的攝影作品,關注自然,表現壯闊的景致,在透過影像展現萬物內在生命的同時,還涌動著鮮活的文化氣息……作品中昂揚的基調、悠遠的情思、遼闊的意境總是相通的,穿透歷史的風煙,超越藝術門類的囿限,展現的是樸素而深沉的情懷。”

    人物簡介:楊建堂,河南南陽人,現任河南理工大學工會主席,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攝影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高校攝影聯合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高校攝影學會副會長,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國際攝影協會五星會員、高級國際攝影師。近30年來長期從事攝影創作及理論研究工作,曾主講學校攝影選修課,編著教材有《攝影美學與藝術創作》等。1991年起開始在《大眾攝影》等報刊上發表作品,數十幅攝影作品在《影像中國》等國內、國際攝影大賽中獲獎,多篇論文在各級攝影理論研討會上交流并獲獎。其攝影作品曾榮獲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本報通訊員 徐春浩【原標題:用光和影記錄美麗中國——記國際攝影聯盟藍帶獎獲得者、河南理工大學工會主席楊建堂】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焦作日報 2013年11月5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張璽月:這玉喲,是我的魂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中國皮影藝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