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在華陽廣場國際大飯店,我見到了洛陽籍的“棋圣”周鶴洋。31歲的他手持一把折扇,一派謙謙君子的儒雅之風。
我笑著問他為何手拿折扇,他也笑著回答:“棋界一位前輩送的。”折扇上用濃墨大書“素心”二字,應是取自《菜根譚》中“交友需帶三分俠氣,做人需存一點素心”之意。的確如此,已經在國際棋壇聞名遐邇的鶴洋仍是那么謙和,臉上總是帶著單純的微笑,不免讓人想起他在棋界有名的綽號——“濟公”。
2005年7月24日,在浙江寧波結束的全國段位賽上,汪濤、韋明瑞、謝少博成功定段,馬笑冰從三段升為四段。至此,一個標志性的數字出現了——洛陽圍棋專業段位總和達到100段!為此中國圍棋協會還專門向洛陽方面發來賀電。
那么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呢?周鶴洋說,全國專業棋手目前也就400多人,所以洛陽圍棋取得這樣的成績很不簡單,全國城市中“除了洛陽就只有上海有這個水平”。
洛陽圍棋何以有如此成就?鶴洋半開玩笑地說:“洛陽人聰明,特別適合下圍棋。”
他說,就圍棋項目的普及程度而言,洛陽或許比不上北京等城市,但洛陽的專業棋手卻層出不窮:他之前有汪見虹九段,他之后更是新人輩出。究其原因,周鶴洋認為,首先得益于洛陽有一批像“中原棋王”陳岱這樣的名師。洛陽目前的專業棋手,基本都是陳老先生的“徒子徒孫”。其次,洛陽在基礎教育階段對圍棋項目十分重視。他當年開始學棋,正是因為當時機車工廠子弟學校開設了圍棋班,他的啟蒙教練王佳強把他送進了紋枰世界的大門。
周鶴洋說,洛陽是一座文化古都,而作為中國傳統的“四藝”(琴、棋、書、畫)之一,圍棋運動的普及和發展特別能提升洛陽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傾國傾城”活動有助于把洛陽推介出去,所以“很有意義”。記者 李英杰 文/圖【原標題:周鶴洋:洛陽人特別適合下圍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