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喜歡唱戲,馬建通從小耳濡目染,三四歲就能哼上幾句了。上學后,馬建通參加了學校的宣傳隊,演出過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的一些小劇目。1967年樣板戲剛開始出現,他就從早到晚地跟著收音機學唱。不久,《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每部戲他都能唱得有模有樣。
不久,樣板戲風靡全國, 1969年舉行的全國樣板戲大賽有一個賽區設在洛陽的上海劇院,馬建通所在的“郊區瀍河公社馬坡附中毛澤東思想宣傳隊”也趕來參加。當時參加這次大賽的人有很多,大多數來自洛陽地區的各大廠礦、學校的宣傳隊。看到臺底下黑壓壓的一片人,平日里活躍在田間地頭表演的馬建通瞬間清醒了:這可是全國性的大型比賽啊!大腦的靈感被瞬間激發,馬建通使出渾身解數,憑著對《紅燈記》里李玉和的精彩演繹,最終摘取了第一名的桂冠。緊接著馬建通被洛陽市歌舞團破格錄取。
初“入道”的馬建通對樣板戲的熱愛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為了能演好李玉和這個角色,他曾帶著單位的介紹信親自去北京拜訪演員錢浩梁,錢浩梁被他的誠心感動,收他為徒。馬建通承認,所有樣板戲里的人物他最喜歡的就是李玉和,在演樣板戲的五年時間里,大大小小的演出,他飾演李玉和的有200多場。
是樣板戲改變了馬建通的人生軌跡。那段樣板戲生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記憶里。(見習記者 王振華)【原標題:馬建通的樣板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