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長江韜奮獎獲得者河南日報資深攝影記者王天定接受本網專訪 馮振宇攝
主持人:您到寶豐采風時,您一個陪同人員在自己的博客中這樣寫到:"我到他的年齡是否會對工作這樣的執著和專注?我不知道" 、"人做一件事就需要一定的信念去堅持,我很敬佩他。"這篇博文說,你中午從不休息,當您說收工時,比您年輕的陪同人員都已筋疲力盡,對您的精力暗自佩服。盡管如此,您還有精力寫論文,您寫過一篇題為《攝影的形式美與內在美》的論文,能給我講講新聞攝影的形式美和內在美是什么呢?
王天定:我們改版以后強調版面要美,要有沖擊力。但是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認為美的照片就是好照片,比如說小孩天真可愛是一種美,美女照片也很美,這類照片拿到報紙上吸引眼球。形式美的東西只是一種表象,內在美的東西才能震撼人心,我們單單追求形式美的時候就走入了誤區。過去人們就說新聞照片不能專門追求美,真正的新聞當中并沒有那么美的東西,一心追求美的時候就糅合了人干預美的東西,所以唯美是新聞攝影的大敵。我們要在不違背新聞真實的前提下,盡可能把照片拍攝得美。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喚醒人們內在的東西,這樣照片才有內涵、才厚重。
主持人:2007年您舉辦攝影作品賑災義賣,把所得10萬元捐給了希望小學,您認為新聞工作者應該如何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呢?
王天定:我們肩負著社會的重任,一定要有社會責任感,那次賑災義賣的時候,我一直在幾個縣之間跑,后來就遇到了山洪爆發,很多的學校都塌了,心里非常難受。后來,我和報社領導商量,與慈善總工會一起決定把這些照片進行義賣,當時100多張照片賣了10萬塊錢,我們把這筆錢捐給了希望小學,作為新聞攝影的我,不像有錢人那樣,說拿就能拿出一些錢,我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做點事情,我認為這就是一種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