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仲明,河南孟縣人,生于1897年,1980年逝世。湯仲明自幼家貧,6歲入學,19歲畢業于懷慶中學,后又到開封師范講習所和北京法語翻譯學校學習,1919年6月被選送到法國留學。1926年3月,他毅然放棄在法國工作的優厚待遇,返回祖國。
湯仲明回國后,正值世界石油危機,法、意、日、俄、比等國競相研制木炭汽車,以彌補石油的匱乏。我國當時全賴“洋油”進口,且“洋油”受“國聯”控制,一旦爆發戰爭,來源斷絕,全國汽車運輸業將陷入困境。面對這件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許多愛國人士憂心忡忡,束手無策。面對危局,湯仲明以高度的民族責任感決心研制木炭汽車以代替石油的使用。其時,湯仲明在鄭州鐵路分局開封工務段工作,1928年他自費購買了廢舊汽車汽缸、水箱等物,租借工務段附近農民的一間破草房開始了艱苦的研制工作,他不畏艱辛,頂住壓力,百折不撓,終于在1931年試制成功木炭汽車。
1932年,湯仲明駕駛木炭汽車在鄭州試運行,轟動全市。
1933年1月,湯仲明駕駛木炭汽車到達南京,經現場試驗被鑒定合格。
湯仲明駕車返回開封后,將木炭汽車捐贈給河南省建設廳,建議推廣。省政府立即撥款,令建設廳將全省所有汽車一律進行改裝。1933年7月,湯仲明又對木炭汽車做了進一步改進。1935年,湯仲明在上海創辦“仲明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定型生產木炭汽車,各地紛紛訂貨,木炭汽車投入生產。
1937年抗戰爆發,木炭汽車風靡全國大顯神威。由于石油奇缺,國民黨政府要求公私汽車一律改裝為木炭汽車。全國各盛各大城市廣泛推廣使用,特別是在大西南木炭資源豐富的地區幾乎全用木炭汽車,個別地區一直沿用至上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
湯仲明在開封研制成功的木炭汽車是一項重大的科研成果,為抗戰期間的交通運輸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中國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人們是不應忘記湯仲明在開封為祖國做出的重大貢獻的。
(張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