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傳說:佐證中日韓友好交往
2014/12/3 14:28:1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夢想得到長生不老之術。贛榆方士徐福主動上書,要求出海尋找仙藥。秦始皇非常高興,便命徐福入海求仙,先后三次出海尋藥,并攜帶三千童男童女、各種工具與糧食種子作為獻禮,最終漂洋過海,東渡扶桑不歸,這就是流傳已久的《徐福東渡傳說》。
徐福傳說,是贛榆區民間世代口頭流傳的與徐福東渡、秦始皇東巡有關的系列民間傳說,總體數量有30多個,主要有《徐福東渡傳說》、《徐福河傳說》、《留福村的由來》、《秦始皇與繡針女》等,影響最大的為《徐福東渡傳說》,主要分布于贛榆區以及周邊地區。
贛榆為徐福故里,講述徐福傳說和紀念徐福的祭祀活動由來已久。早在漢代,贛榆金山鎮就建有徐福廟和徐福村。明清兩代中,可以查考的《嘉慶海州直隸州志》、《嘉慶贛榆縣志》、《光緒贛榆縣志》中仍稱“徐福村”,年年舉辦官方和民間的祭祀活動。上世紀80年代后,傳播徐福傳說和漁民出海祭祀徐福的活動在贛榆悄然興起。1998年春天,贛榆政府在原金山鎮徐福村北原廟址建徐福祠,當年5月1日對外開放。
徐福傳說在金山鎮歷代以口頭方式相傳,近代又出現了文字、演戲的傳播形式。特別是金山鎮的前、后徐福村,都把徐福作為村中的始祖,不僅傳播徐福故事,還將徐福作為神靈來祭祀。在金山鎮存有眾多與徐福有關的遺跡,如徐福廟、徐福種藥地遺跡,以及仿古建筑“徐福祠”、徐福紀念館等。距離金山鎮不遠的大王坊還出現過造船用的木料,這些歷史遺跡都可以作為徐福傳說的文化佐證。
如今,金山鎮內有幾十人能夠講述一系列的徐福傳說,主要是劉升福、劉升國、劉升濟等老人。1984年,贛榆開展徐福研究活動,在國內成立第一個徐福研究會,后改名為連云港徐福研究會,從1990年開始、先后舉辦八屆徐福節,并在徐福節上隆重舉行徐福祭祀活動,先后出版16期《徐福研究》,使得徐福傳說更加廣泛地流傳。
徐福東渡被認定為中日韓友好交往的開端,徐福也成為三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化身。徐福是中國歷史上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位橫越大海、遠航異域的航海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到達韓國、日本的文化使者。2007年,徐福傳說入選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入選江蘇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0年,又入選全國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連云港日報(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