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肴之名品清湯東坡肉
2014/12/9 10:12:1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對于吃豬五花肉,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喜者說它肥瘦相間,觀之賞心悅目,食之肥而不膩,含豐富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是飽口福和美容的佳品。憂者曰,它含動物脂肪較高,不能保持魔鬼身材,先把將軍肚美起來還差不多。那么,就讓我介紹一款不肥不瘦大家都能接受的豫肴名品———清湯東坡肉。
據說,北宋初年,在東京(今開封),人們不太食用鮮竹筍,因它有“刮腸篦”的惡名。蘇東坡深知其中奧妙,稱竹筍為“玉板和尚”,贊燒筍是“禪悅味”,將鮮筍奉為“素中仙”。在一次詩文酒會上,他隨口吟出了經常享用的要訣:“無竹令人肥,無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筍加豬肉。”說者無意,聽者留心,這種“筍加肉”的美名不脛而走,至今流傳不衰,成為傳統豫菜中的名品。
清湯東坡肉成品,觀之肉筍交錯,圓潤飽滿,沉在清澈見底的湯中,晶瑩剔透。
品嘗這道佳肴,要先觀其形———以筷子為支撐點,五花肉軟嫩酥爛地垂下頭,宛如向你鞠躬;再品其味———入口后的五花肉絕無肥膩之感,有的只是唇齒間細軟、糯滑、醇美的感覺,回味無窮;而竹筍入口,其固有的清香和肉的香濃融合在一起,竹筍成品雖軟嫩,卻無五花肉之摧眉折腰的媚態。不卑不亢的竹筍與媚態十足的五花肉,或者說清淡的竹筍和濃美的五花肉一起烹制,這不正暗含中庸之道嗎?五花肉吸附竹筍之清香,筍借肉之濃厚,真是“不肥又不瘦”呢!
蘇東坡所倡導的筍加肉是完美的絕配,即便用現代營養學和平衡膳食的科學理論來評價的話,它也是一款營養豐富、搭配合理的美肴佳饌。竹筍性甘、微寒,有消渴、利水、益氣、清肺、化痰的功效。豬肉味甘性平,有滋陰、潤燥的功效。
如今正是新筍上市和食用的最佳季節,讓我們一同烹制這筍加肉,大啖其美味,并吃出健康來吧!
【暢銷產品】花雕酒 料酒加飯酒 黃酒
開封烹飪協會王國君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報業網-大河報(200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