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鄉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新鄉

王實甫名劇《西廂記》故事的來源

2013/4/15 20:00:35 點擊數: 【字體:


    元代雜劇作家王實甫的名劇《西廂記》的故事,直接來源于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此外,流傳的西洛書生張浩與東鄰女李鶯鶯逾墻相會,終成眷屬的故事,和蒲妓崔徽為裴敬中憔悴而死的傳說,在題材和人物、情節上對《西廂記》也都有某種影響。

    《鶯鶯傳》寫唐代貞元年間書生張生與少女崔鶯鶯從戀愛、結合到離異的悲劇故事。作者元稹可能受到《游仙窟》的影響,所謂“游仙”,本意寫嫖妓宿娼,所謂“會真”,實質是寫偷情艷遇。所以作者抱著欣賞文人風流韻事的態度,對張生始亂終棄的行為加以肯定。但崔鶯鶯的悲劇形象和悲劇命運贏得了人們的同情,一些文人詩作中不時提到“鶯鶯”和“待月西廂”的事。
  
    到了宋代,崔張故事十分流行。秦觀、毛滂的《調笑令》以一詩一詞詠唱這個愛情故事,使它成為歌舞曲詞。后來又有小說《張公子遇崔鶯鶯》,見于南宋皇都風月主人的《綠窗新話》。此外,羅燁的《醉翁談錄》“小說開辟”中記有小說《鶯鶯傳》。趙令畤的鼓子詞和《綠窗新話》中的《張公子遇崔鶯鶯》,與元稹的原作不同,它們都刪去了傳奇小說文中張生詆鶯鶯為“尤物”、“妖孽”的部分,贊賞鶯鶯的真情,同情她的命運,并對張生的行為頗有微詞。
  
    金代的董解元曾將這個故事改編為長篇《西廂記諸宮調》,共14宮調,193套組曲。它在主題思想和人物塑造上都與《鶯鶯傳》有根本的差異,結局是張生和鶯鶯雙雙私奔并最終團圓。《鶯鶯傳》中矛盾的雙方是張生和鶯鶯,導致鶯鶯悲劇命運的因素,是張生的薄情。而《西廂記諸宮調》中的基本矛盾是爭取婚姻自主的崔、張和以崔母為代表的封建勢力,這就使作品具有明顯的反抗封建禮教的思想。與此相聯系,《西廂記諸宮調》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變化,從《鶯鶯傳》到《西廂記諸宮調》,崔母從一個性格軟弱的老婆婆,成為封建勢力的維護者,崔、張婚姻的直接障礙。張生從一個思想感情上存在矛盾的負心漢,變成一個用情專一、敢于反抗封建禮教的多情種。而鶯鶯的形象則顯現出鮮明的反抗性。《西廂記諸宮調》刪去了鶯鶯所說的“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一類話,并寫她和張生一同投奔了白馬將軍。
 
    王實甫的《西廂記》在思想內容上更趨深刻,正面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主張,具有更鮮明的反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文化傳通網 2011-06-0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