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新鄉

岳飛精神永留牧野

2013/4/16 9:56:51 點擊數: 【字體:

 
    “虜占新鄉,安邦急,豈容稍歇!河渡過,扎營連寨,交鋒激烈。擊敗守兵收重鎮,改編降卒披殘月。趁勝追,莫讓寇酋逃,行軍切!喪權恥,還未雪。民族恨,憑誰滅!率雄獅真搗石門山缺。輝縣生擒拓烏將,太行流淌金人血。岳家軍光復舊乾坤,朝龍闕。”(作者為新鄉詩詞學會會長荊貴生)岳飛抗金800多年后,新鄉人仍不忘添詞《滿江紅》,以資紀念。
  
    新鄉,不僅是岳飛當年抗金的主戰場之一,還是岳飛當年精心打造的“北取幽燕,直搗黃龍”的根據地。岳飛抗金史實在新鄉地方志中多有記載,其盡(精)忠報國的故事在牧野大地廣為流傳,其連營扎寨的遺跡至今依稀可見。
 
    青史留名  遺跡守望
  
    新鄉老城有一處被稱作“飲馬口”的地方,婦孺皆知,“飲馬口”之名源于岳飛抗金,這里有一則故事。

    一年夏天,岳家軍來到新鄉宋王莊與小趙莊,正值三伏天,岳飛見將士酷熱難耐,便命大軍再次休整。鄉親們為將士送水來了,岳飛侍從張保喝了一碗又一碗,忽然想起岳元帥的青鬃馬還未飲水,回頭一看,馬卻不見了,只見岳元帥親自牽馬到衛河邊飲馬。張保連忙追了過去,說:“元帥,讓小的來牽馬!”鄉親們一聽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飛,都圍上來,與岳飛一起飲馬。
  
    宋王莊緊臨衛河,水流平緩,河面寬闊,堤岸綠柳成蔭,岳飛站在堤岸之上,環繞四周,稱贊此處是飲馬好去處。
  
    為紀念岳飛,鄉親們將兩莊合為一莊,起名為“飲馬口”,沿用至今。
  
    新鄉有“小冀到新鄉,一溜十八營”一說。沿衛河南岸,從東往西數,有店后營、馬小營、臧營、孟營……從南往北數,十里營、劉莊營、任小營、車營……東西一條線,南北一條線,構成了一個十字。這十八營說的就是當年岳飛抗金扎營的18個村莊。
  
    當年,金軍欲渡黃河奪汴京,岳飛便扎下十八營構成阻擊金軍南渡的強大防線。鄉親們為紀念岳飛,便在每座扎營的村莊名字后都加上了一個營字。據說,岳飛在營寨上搭土臺察看金軍動向,新鄉縣城留存有“岳王壘”。清乾隆年間《新鄉縣志》也有“縣南二里有岳忠武王戰壘,高丈余”的記載。
    
    不僅是“飲馬口”和十八營,新鄉市無線電模具廠院內的岳飛“點將臺”,黃河故道上的八柳樹村,輝縣的石門山、岳飛城……都是岳飛抗金的遺跡。
  
    原貌無存的岳飛廟
  
    2003年7月22日,我市召開的文化品牌研討會上爆出一則來自杭州的消息:新鄉市區內有一座與杭州岳飛廟規模相當的岳飛廟。那么新鄉岳飛廟究竟建于何年何月?建在何地?為何原貌無存?有無圖紙?自研討會后,新鄉的有識之士開始了對岳飛廟的探尋。
  
    據民間文物保護者史繼祖介紹,岳飛生于湯陰,葬于杭州,戰斗在新鄉,三地均建有岳飛廟。位于新鄉老城區大東街的關帝廟始建于元代,廟內曾供奉關公、岳飛、秦瓊、尉遲敬德塑像,新鄉人曾將此廟成為“關岳祠”,有人便猜測關帝廟即岳飛廟,但經考證后否定了這一說法。
  
    史繼祖說,有識之士將目光轉向了“飲馬口”宋王莊一座古廟址。為一探究竟,他曾走訪民間人士并實地考察。據牌坊街90多歲高齡的趙邦直老人回憶,宋王莊南頭有座岳飛廟,占地二三畝。正殿供有岳飛塑像,逢農歷初一、十五都有人燒香。殿前還有秦檜夫婦鑄鐵跪像,他年輕時常在廟中玩耍。飲馬口有個叫趙長順的人四處奔波請蛋廠老板重修廟宇。牌坊街年近90歲的王啟星老人說,當時岳飛廟有3間大殿,坐北朝南,廟墻足有半米厚,廟高數丈,臺階很高,氣魄超過湯陰岳飛廟。趙清漢老人也清楚地記得,廟內有古樹,有明清時期重修廟宇的石碑,有秦檜夫婦鑄鐵跪像,日本鬼子常把東關老百姓押往廟西校場內殺害。
  
    《新鄉縣志》中也有“岳武穆廟”相關記載。史繼祖說,廟宇的存在是個不爭的實事,該廟全稱為“宋忠武穆王廟”,古廟址就在現在的市郵政局飲馬口營業廳院內,大殿匾額上書“還我河山,盡(精)忠報國”,如祭拜杭州岳飛廟一般,新鄉人祭拜岳飛時也會向秦檜夫婦鐵像唾上幾口……明萬歷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新鄉發生地震,災后,廟宇得以重修,其建筑恢宏達到鼎盛,當時此廟香火不斷,可謂家喻戶曉。
  
    岳飛廟何時被拆?因何被拆?當地百姓稱,這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又一罪行。1938年,新鄉淪陷,日本鬼子駐扎岳飛廟內,當年3月16日(農歷二月十五),日本鬼子在廟內遭到我抗日軍隊襲擊。有一漢奸對日本鬼子說,民間傳說這一天是抗金英雄岳飛生辰,鬼子惱羞成怒遂下令將廟宇拆毀。
  
    岳家后裔繁衍新鄉
  
    岳飛生有5子2女,新鄉的岳家后代系第五子岳霆脈傳。南宋紹興十一年(即公元1142年)岳飛被害時,岳霆年僅4歲,居于九江家中,家人聞其變命其藏匿于湖北黃梅,改姓鄂,后遷往楊梅嶺山區。岳飛冤死21年后得以昭雪平反,岳霆受封。
  
    岳霆二子岳嶼的后裔后遷往麻城,到了第十世孫岳文珍時又遷往晉州。明初,到了第十一世孫岳誠、岳密時又遷往山西洪桐,岳誠后裔留居洪桐。岳密在涿郡參軍期間,為保護獲嘉縣民,在獲嘉縣南建起“岳家寨”,時稱“南務社”,后定居于獲嘉,娶汪氏為妻,生子岳克成,傳之至今已有30余代。除獲嘉縣以外,新鄉縣、輝縣市、原陽縣以及鄭州市、博愛縣等地均繁衍有岳霆后裔。

    岳飛盡(精)忠報國的精神在新鄉得以流傳,岳家拳的世襲就是最好的明證。據記載,岳飛訓練岳家軍參合了少林拳法,著有拳經《九要論》。南宋年間習武之風盛行于民間,岳飛屯兵新鄉時,岳家拳便在牧野大地得以流傳。元末明初,新鄉出了一名武術高人,系宋將張憲宗后裔,精通岳家拳。張氏門派岳家拳在新鄉一脈單傳,第二十代傳人張鄂曾為抗日救國于1938年夜襲日軍時英勇犧牲。如今第二十三代傳人張開明繼續將岳家拳發揚光大,任新鄉市少年宮武術總教練。
  
    青山有幸留遺跡,英靈昭示后來人。鑒于岳飛英名在牧野大地800余年盛傳不衰,有識之士建議重修岳飛廟、成立岳飛武校以及岳飛在新鄉研究會,構建起具有新鄉特色的“岳飛文化圈”。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新鄉網 2012-10-12 作者:趙新顏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岳家拳——武穆遺風爍乾坤(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