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鄉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新鄉

張生對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故事

2013/4/16 9:13:43 點擊數: 【字體:


張生對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故事
 

    與白居易齊名,時稱“元白”的唐朝大詩人元稹的一生,被陳寅恪先生譏諷為“巧婚”、“巧宦”。元稹八歲喪父,隨母親依附舅家,生活貧困。這段不幸的童年經歷深刻地影響了他的一生。元稹先依附京兆尹韋夏卿,再依附宰相裴垍,后與宦官驛站爭宿遭貶,一轉而依附宦官,竟至于官居宰相,為時論所薄。這樣一個投機熱中之徒,初戀便主演了一出始亂終棄的悲劇便不足為奇了。

  元稹所作《會真記》傳奇是后世所有西廂故事的母本。《會真記》傳奇乃元稹初戀故事的自供狀,張生即元稹本人的論斷,前人多有考據,比如元稹的年齡、行蹤,都和《會真記》的張生若合符節;崔鶯鶯的母親鄭氏是張生的“異派之從母”,而元稹的母親也姓鄭,與崔母出于同宗……如此等等,以至于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

  因為張生即元稹自況,元稹在《會真記》傳奇中對自己始亂終棄的惡行多方予以掩飾,敘事中因此留下大量的漏洞,引起了后世許多人的興趣,千方百計地要補足其中的漏洞,所以出現了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有趣的現象:除了元稹本人的《會真記》傳奇之外,以張生和崔鶯鶯故事為主題的續作者居然達到了27種之多!不過時間隔得愈久,續作與故事的原貌也就差得愈遠,以至最后催生了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的“大團圓”結局。在流氓文人的意淫之中,崔鶯鶯真實的悲慘命運被付之一笑,化作了王實甫得享大名的錦繡文章。

  《會真記》一開始,元稹就向我們解釋了何以22歲仍然保持著處男之身的原因:“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兇行。余真好色者,而適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嘗不留連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登徒子并非好色之徒,因此那種行為才是兇行。我是真的好色,卻遇不到我喜歡的。為什么這樣說呢?大凡尤物,我未嘗沒有留心,因此憑這知道我并非忘情的人。元稹自承好色,但他的好色區別于登徒子的好色。

  接著,元稹因為認識守蒲的將領,從而保護了遠房姨母鄭氏一家不受亂軍的騷擾。鄭氏設宴款待元稹,這時出現了頗堪玩味的一幕:

  命女:“出拜爾兄,爾兄活爾。”久之辭疾,鄭怒曰:“張兄保爾之命,不然,爾且擄矣,能復遠嫌乎?”久之乃至,常服睟容,不加新飾。垂鬟接黛,雙臉銷紅而已,顏色艷異,光輝動人。張驚為之禮,因坐鄭旁。以鄭之抑而見也,凝睇怨絕,若不勝其體者。

  鄭氏命崔鶯鶯出拜遠房表兄,以拜謝活命之恩。過了很久,崔鶯鶯推說身體不舒服,不愿見。鄭氏很生氣,說:“要不是表兄的保護,你就被擄走了,還避什么嫌疑!”又過了很久,崔鶯鶯才勉強出見,根本沒有打扮,顯然心里仍不樂意。“常服睟容,不加新飾”把她這種勉強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穿著平常的衣服,不加修飾,坐下來一副哀怨的樣子。但是崔鶯鶯的美貌仍然震驚了元稹。

  這時是貞元十六年(800年),崔鶯鶯17歲,元稹22歲。元稹15歲時已登明經科,21歲時在河中府任小吏。但登明經科僅獲出身,還要再經吏部試后方可入仕。因此,遇見崔鶯鶯的時候,元稹正準備進京應試。對于這樣一個已經有能力保護他們,同時前景又不可限量的遠房外甥,崔鶯鶯之母鄭氏顯然心有所屬:她讓崔鶯鶯出來拜見元稹,崔鶯鶯稱病推辭之后,鄭氏的反應是大怒,以“要不是他保護你,你就被擄走了”這樣一對一的口吻堅持要崔鶯鶯出來,甚至不管這樣的強迫之舉會讓崔鶯鶯生氣,導致對元稹的不禮貌,而事實上崔鶯鶯的確生氣了,裝出了一副病懨懨的不耐煩模樣。一連兩個“久之”,把崔鶯鶯的勉強和鄭氏一定要等待崔鶯鶯出來的情狀描寫得活靈活現。接著元稹詢問崔鶯鶯年齡,鄭氏馬上對答生于某年某月,到今天多大了,殷勤備至。但崔鶯鶯仍然冷淡,一句話都沒有說。

  下面的故事婦孺皆知:元稹委托紅娘遞紙條,崔鶯鶯回復說:“待月西廂下,近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元稹信以為真,半夜翻墻頭進了西廂,卻被崔鶯鶯義正詞嚴地訓斥了一番,灰溜溜地回去了。正絕望間,幾天后的一個夜晚,紅娘攜著被子和枕頭來了,安置好后,把崔鶯鶯送到了元稹的床上,元稹遂得嘗心愿。
 當元稹委托紅娘遞紙條的時候,紅娘很奇怪地問他:“你為什么不求婚?”元稹這個自稱不是登徒子的無賴說了這么一番話,千載之下猶使人感其涼薄:

  昨日一席間,幾不自持。數日來,行忘止,食忘飽,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于枯魚之肆矣。

  —昨天我一見崔鶯鶯就不能自持,數日來廢寢忘食,只怕沒有幾天好捱的了。如果明媒正娶,又要納采,又要問名,三幾個月的時間我可能就會相思而死了。這是多么典型的混蛋邏輯啊。今天尋求一夜情的男人,往往還在用元稹這個借口,口蜜腹劍,欺騙良家婦女。

  在此后一個月的時間里,元稹“朝隱而出,暮隱而入”,和崔鶯鶯在西廂里顛鸞倒鳳,上演了一夜夜甜蜜的狂歡。期間,元稹向崔鶯鶯詢問鄭氏的態度,崔鶯鶯的答復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版本:

  “我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

  —“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元稹于是想和鄭氏談談,促成和崔鶯鶯的婚事。

  “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

  —“我媽媽全都知道了,但是已經無可奈何,就想成就咱們的婚事。”

  小小一個普救寺,元稹和崔鶯鶯偷情一個月而鄭氏居然毫無察覺,絕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第二個版本當更接近事實真相。鄭氏顯然已經知道了二人私相授受,無可奈何不過是面子上的功夫,因為此前在設宴款待元稹的時候,她已經暗暗有意把崔鶯鶯許配給元稹。

  可是馬上就沒有下文了。緊接著元稹就準備動身去長安,告訴過崔鶯鶯之后,崔鶯鶯嘴里不說什么,卻滿面的愁怨之容。數月后,元稹又回來了,和崔鶯鶯又一起待了幾個月。顯然,元稹根本沒有和崔鶯鶯成婚的意向,否則這大半年的時間為什么始終沒有和鄭氏敲定此事?無權無勢的寡婦弱女,怎能滿足投機分子元稹的貪欲?作為佐證,三年后元稹依附新任京兆尹韋夏卿,和韋夏卿的女兒韋叢成婚,然后入秘書省任校書郎。《會真記》中同樣寫實地記載了這一事實:“后歲余,崔已委身于人,張亦有所娶。”“后歲余”,按《會真記》傳奇中的時間推斷,恰恰就是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別有所娶的,正是韋叢。

  當元稹在西廂和崔鶯鶯最后分別之時,早已看破元稹真面目的崔鶯鶯,發出了她一生中最強有力的控訴:“始亂之,終棄之。”始亂終棄,從此成為那些心懷鬼胎的骯臟男人的逼真寫照。

  臨行前,崔鶯鶯為元稹彈琴,一曲《霓裳羽衣曲》未終,崔鶯鶯&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網易 2009-06-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