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信陽 >> 信陽風情 >> 民間習俗 >> 瀏覽信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生產習俗

2013/9/16 17:07:53 點擊數: 【字體:


    開秧門:清末、民國年間,農民栽秧前,有“開秧門”之俗。插秧時節,破畦拔秧苗前,燒紙焚香,敲鑼打鼓,男男女女傾家而出,站在田埂上,待“三眼槍”響后,便皆大歡喜跳下秧田,坐上“秧馬”開始拔秧,即“開秧門”。這是農民一年一度春耕伊始,期望豐收的一種儀式。今仍叫“開秧門”,但無任何儀式。

    栽旱秧:工換工栽秧管飯稱之為喝“栽秧酒”。中午十大碗,肉吃好,酒適量(酒多誤工),午飯后至晚飯前,有一頓小吃(叫“打間”),把粽子、面條之類的送到田埂上吃。晚上正式喝“栽秧酒”,到時,總有些親朋趕來看望,以示關心,主人以為看得起自己,便請喝“栽秧酒”。這些光吃渴未下田者稱之為“栽旱秧”的,越是栽旱秧的人來得多,主人的面上就越光彩。如果插秧不來栽旱秧的,就意味著小家小戶,被人看不起。有的家栽秧前,請栽旱秧的來捧場。近年來,“栽秧酒”更加豐盛,“栽旱秧”者益發受到主人尊敬。

    薅秧:秧栽下1個月左右,以手持竹(木)棍穩身,一腳立于泥中,另一只腳伸入秧稞內做耘草、松泥、平泥3道工序。下田后,人橫排,一只腳薅罷向前一步,又換用另一只腳重復以上工序。薅秧田里老年人愛唱“皮影戲”,年輕人上下田里對“山歌”,身體隨著動作擺動,薅秧棍隨著腳步仰合,如多姿舞蹈。

    車水:用于灌溉。建國初期,山區常用手車,丘陵區多用腳車。腳車檔多效率高,車水時,8人伏于架上,腳踩檔,手打鑼鼓,唱“山歌”。遇旱天,晝夜車水,日日鑼鼓,夜夜歌。車水處不準婦女入場,敲敲打鑼,也有告戒行路婦女,勿來此地之意。20世紀70年代后,以機灌溉,水車逐漸淘汰。

    勞作號子:農民喜好勞動時歌唱,放牧時互相盤歌,插秧唱挑捆子打吆喝;車水時敲鑼打鼓唱車水調,借以消除疲勞,振奮精神。在從事裝卸、搬運、打夯等繁重勞作時喊“號子”,一呼眾和,借以指揮行動,鼓舞干勁。此俗延續至今。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歲時習俗上一條:信陽飲食習俗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