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鄭州

初祖達摩:東來西歸 留下千古傳奇

2013/6/18 14:29:49 點擊數: 【字體:


初祖達摩:東來西歸 留下千古傳奇

初祖達摩。資料圖片
 
    寫在前頭

  禪宗,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于初祖菩提達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禪宗的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意指透過自身實踐,從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達到真正認識自我。作為我國佛教八大宗派最具民族特色的宗派,禪宗在我國弘傳了千余年,在我國佛教史上乃至文化史上有著深遠的影響。

  禪宗一派,自初祖達摩開始衣缽相傳,直至六祖慧能,一脈相承。本版自本期起將開設“禪宗尋跡”專欄,擬從人物、祖庭、禪宗思想和文化等角度,展現禪宗全貌,借此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同時歡迎各界踴躍賜稿。

  ——編者

達摩,我國禪宗初祖,南天竺(古印度)婆羅門人,原名菩提多羅,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子,佛教禪宗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普通年間(公元520~526年),達摩自印度航海來到我國嶺南地區,從這里一路北行,處處以禪法教人,從而留下了諸多家喻戶曉、為人樂道的故事。

  一葦渡江

  達摩自幼拜釋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訶迦葉之后的禪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為師。有一天,達摩向他的師父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后,應到何地傳化?”般若多羅說:“你應該去震旦(即中國。)”

  達摩遵照師父的囑咐,準備好行李,駕起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飄洋過海,用了3年時間,歷盡艱難曲折,來到了中國。達摩到達中國的第一站是嶺南。嶺南官員得知此事,急忙稟報梁武帝蕭衍。蕭衍立即派使臣把達摩接到都城建業(今南京),為其接風洗塵,以客禮相待。

  蕭衍是一個極力推崇佛教的佛教信徒,主張自我解脫。達摩修持的是禪宗大乘派,主張面壁靜坐,普度眾生。由于他們的主張不同,每談論起佛事,二人總是不投機。于是,達摩便辭別蕭衍,渡江北上。

  達摩來到長江邊,停立江岸,只見水域茫茫,既沒有橋,也沒有船。正在無可奈何之際,達摩突然發現岸邊不遠的地方坐著一個老太太,身邊放了一捆葦草。于是達摩邁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禮,說道:“老菩薩,我要過江,怎奈無船,請您老人家化棵蘆葦給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頭來,仔細地端詳達摩,見他兩眼炯炯有神,滿臉絡腮胡子卷曲盤旋,身材魁梧,舉止坦然,形象端莊,儀表非凡。老人暗自點頭稱許,隨之順手抽出一根蘆葦與達摩。達摩雙手接過蘆葦,向老人告謝而去。及至江邊,達摩把蘆葦放在江面上,只見一朵蘆葦花昂首高揚,五片蘆葉平展伸開,達摩雙腳踏于蘆葦之上,飄然渡過了長江。

  達摩過江以后,手持禪仗,信步而行,見山朝拜,遇寺坐禪,于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達了河南嵩山少林寺。達摩看到這里群山環抱,森林茂密,環境清幽,佛業興旺。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為落跡傳教的道場,廣集僧徒,首傳禪宗。自此以后,達摩便成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亦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祖庭。

  面壁9年

  嵩山五乳峰中峰的上部,離峰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天然石洞,這個石洞高約3米,深約1米。方方的洞門,正好向陽敞開。洞前有一塊小草坪,周圍濃蔭蔽日,真可謂是:“此地無盛夏,空山聽鳥鳴”。達摩來到這里,就把這個天然石洞作為他修行坐禪的地方。達摩在這個石洞里,終日默然面壁閉目,在“明心見性,一切皆空”上下功夫,在思想深處“苦心練魔”。達摩入定后,山中萬籟俱寂,洞內靜若無人,飛鳥竟在他的肩膀上筑起剿穴來。每次開定后,達摩就站起來,活動一下四肢,鍛煉一下身體,待精力恢復后仍繼續坐禪。這樣,入定,開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公元527年到536年,達摩整整面壁了9年,成為佛教史上的美談。

  達摩在石洞里面壁9年,當他離開石洞的時候,坐禪對面的那塊石頭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態的形象,衣褶皺紋,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畫像。后人把這塊石頭稱為“達摩面壁影石”,把這個天然石洞稱為“達摩面壁洞”。時至今日,遺址猶存。

  達摩面壁9年的事跡,為歷代僧人所敬佩。明萬歷年間,嵩山腳下少林寺的寺僧們在面壁洞外邊修建了一座雙柱單孔的石碑,前額刻”默玄處”,后額刻“東來肇跡”。清康熙年間,少林寺寺僧們將達摩面壁影石開鑿下來,安放在寺內,瞻禮供養。

  只履西歸

  達摩在嵩山將衣缽法器傳給慧可(即禪宗二祖)以后,便離開少林寺去了禹門(今河南洛陽龍門),禪棲在干圣寺,于東魏孝靜帝天平三年(公元536年)端坐而逝。達摩圓寂后,被葬于熊耳山(位于今河南陜縣境內),起塔于定林寺。

  達摩圓寂,對禪宗界來說,好似隕落了一顆明亮的星石,僧徒們都為他頂禮祭拜,連皇帝群僚都為之合十感嘆。

  然而,東魏使臣宋云因事出使西域(今新疆),許久未歸,對達摩圓寂的事一無所知。達摩圓寂后兩年,宋云從西域返回洛京(今洛陽)。在途經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的時候,看見達摩一手拄著禪杖,一手掂著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著雙腳,由東往西而來。二人相遇后,宋云急忙停步問道:“大師,你往哪里去?”達摩回答說:“我往西天去。”接著又說:“你回京以后,不要說見到了我,否則將有災禍。”二人道罷,各奔東西。

  宋云以為達摩說的是戲言,絲毫沒有介意。回到京城以后,宋云向皇帝復命交旨時,順便提到了他途經蔥嶺遇見達摩老祖回西天的事情。誰知話音未落,東魏孝靜帝就發了火,怒斥宋云滿口胡言,欺君罔上。令殿角侍衛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綁投入南監。

  事隔數日之久,孝靜帝坐朝審理宋云欺君一案。宋云被傳上殿以后,將在蔥嶺見到達摩西歸之事再次向孝靜帝詳細如實稟告。孝靜帝聽了以后,半信半疑,無所適從。群臣們在殿下也是議論紛紛,有的說:“達摩辭世,人所共知,哪有死人還陽的事?宋云犯的是欺君之罪,應當依法處置。”有的說:“達摩西歸宋云見,監禁豈敢再欺天,既然真假是非難辨,可以開棺驗證。” 孝靜帝采納了后一條建議,遂命人開棺視之,棺中空空,只剩下一只鞋子。宋云遂被洗清蒙受的不白之冤。

    現在,少林寺碑廊內還有一塊《達摩只履西歸圓碑》,上邊刻有4句話: 達摩入滅天平年,熊耳山中塔廟全。 不是宋云蔥嶺見,誰知只履去西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 2010-09-07 作者:鄒云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