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李記菜刀鍛打技術,系新鄭市梨河鎮三里崗村鐵業藝人李買倌家祖傳技藝。據李買倌(現年76歲)記憶,這一技術傳了多少代,他也說不清楚,孩提時聽他祖父李中仁說:他家祖籍在新鄭縣城南街,祖輩都以打鐵為生,他家的老字號鐵匠鋪鍛打的李記菜刀很早就頗有名聲。清朝末年他家遷居城南三里崗村。
說起李記菜刀的傳承經歷,李買倌回憶說,要數伯父李鳴鳳(已故,1897年生)技藝最精湛,成就最輝煌。聲譽最榮耀的時期,李鳴鳳從十歲就跟父親李中仁學打鐵,由于他悟性好,又勤奮,刻苦鉆研鍛打技術,尤其擅長淬火決竅,并對各個技術環節精益求精,因此,他打的菜刀居李氏幾代之冠,人稱李鳴鳳菜刀,他打的菜刀剛柔適中,無論切、砍、剁、剔、割、片、 都能使廚師得心應手,不掰豁,不卷刃,輕巧、鋒利。他的菜刀不上集,不趕會,常常坐門催等,爭相搶購。建國后,李鳴鳳自愿參加新鄭縣鐵業社,無私傳授菜刀鍛打技藝,德藝雙馨。自1954年起先后出席開封地區、河南省和全國先進生產者表彰會,1963年6月被開封地區命名為“手工業老藝人”稱號,“新鄭三李崗李記菜刀”也因此名傳省內外。
改革開放后,隨著機械鍛打技術的快速發展,手工技術產品生產經營受到嚴重沖擊,李記菜刀的生產規模雖日趨萎縮,但產品質量和聲譽仍不減當年。以李買倌、李洪恩為代表的李記菜刀傳承人仍操父輩舊業,其產品仍供不應求。當今的“李記菜刀”鍛打技藝,急待傳承保護,開發利用。新鄭李記菜刀鍛打技術現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