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藝術在我國歷史也很悠久,流傳極廣。作為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在民俗活動中占有重要位置。民間剪紙往往通過諧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煉、概括自然形態,構成美麗的圖案,用來表示“祈事禳災、祈福增壽、祈求富貴”等美好希求,并以此來表示對節日的慶祝、對婚嫁壽誕的美好祝愿、對未來理想的追求等等。由于其涉及面廣、應用量大,早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領域,內涵極其豐富多彩。河南剪紙在全省范圍內較為普及,豫東、豫西、豫南、豫北,幾乎縣縣鄉鄉都有剪花巧手。目前,著名的民間剪紙藝術家主要有:鄭州市的連德林、郭秀麗、陳雪香,輝縣李愛榮及平頂山李富財。這些民間藝術家因地域不同而各有不同特點。
連德林:連德林,七十五歲,管城回族區十八里河村人,“民間工藝美術家”,其剪紙藝術五代相傳,主要運用寓意、象征、夸張變形的手法,表現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作品內容廣泛,造型生動夸張,反映民俗、生活。2000年,出版個人專輯《連德林剪紙》。2009九年6月,連德林剪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