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河南省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陳澤民“下海”了。50歲的他開著一輛二手面包車改裝成的冷藏車,載著煤氣灶,現場煮湯圓,跑遍了二十多個省,“四處叫賣”自己發明的速凍湯圓。
20年后,從第一顆速凍湯圓誕生到年銷售額近50億元,三全集團如今成為了擁有400種產品的上市公司,可陳澤民依然四處奔波,只不過“叫賣”的目的變成為所有涉農企業爭取利益。
“我的企業是像滾雪球一樣慢慢做大的,對于涉農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業的艱辛和難處,我有著切身體會。作為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的會長,為所有涉農企業做大做強鼓與呼是我的責任。”剛剛在貫徹《國務院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座談會上結束發言,面對記者的專訪,陳澤民意猶未盡。
從搓湯圓起家,發展穩字當頭
談起為什么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才開始創業?陳澤民感慨說,創業的動力和勇氣完全來自改革開放:“如果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沒有改革開放的政策機遇,就沒有我們這些民營企業的今天。所以,我當時注冊‘三全’商標,就是為了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
重慶人陳澤民調到鄭州工作后,他敏銳地觀察到南方湯圓與北方元宵的口感差異,覺得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為了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嘗到南方甜美的湯圓,他大膽創新實驗,發明了中國第一個速凍湯圓,直到把南方的獨特口味傳遍大江南北。
“民營企業首先就要樹立自己的品牌,建廠之初我們就打出了‘三全凌湯圓,味美香甜甜’的宣傳廣告,讓湯圓深入人心。”陳澤民說,涉農企業一開始切忌貪大求全,要一點一點發展壯大,穩中求進。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質以誠為根。”陳澤民說,從事速凍食品行業20多年的經歷告訴他:食品安全是很多涉農企業的頭號大事。涉農企業生產的原料大多來自千家萬戶,質量安全的風險很大,加之受到天氣等外在因素的多重影響,原料價格波動也很大,成本很難掌控?梢哉f,涉農企業一直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所以要盡量有多少收入,就有多少投入,做到步步為營,穩扎穩打。
要做百年品牌,打造全產業鏈
說起一直以來從未跨出速凍食品領域,陳澤民并不認為自己缺乏擴張的魄力,相反正是因為“專一”才做到了“專業”,企業才有了穩步發展的可持續動力。他說:“許多涉農企業輝煌一時,壽命只有三四年就垮掉了,是不遵循市場規律的結果。三全從湯圓的單一品種開始做,就像滾雪球,這樣才能經得起風浪。只有專注做一件事,才能實現百年老店的目標。”
看到目前很多涉農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感同身受的陳澤民心急如焚。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他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見解,在不同的場合積極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在這次座談會的發言中,陳澤民說,大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于還沒有很好地控制種植、養殖環節和上下游流通環節,導致諸多問題出現:農民種養品種與企業需求不對接;種養質量企業無法全程把控;現有的糧食收購的統購模式也無法滿足企業按品種分別收購、分倉儲備、分類加工的工業需求;倉儲流通環節的不完善帶來食品安全風險等等。
陳澤民建議龍頭企業要努力打造全產業鏈,向上下游拓展,建立覆蓋種養環節、倉儲運輸、初級加工、食品加工、分銷零售等多個環節的全產業鏈和全流通體系建設,通過廣泛建設專門的農副產品種養基地,指導農民生產,并予以專門儲備和初級加工,有效地保障自身原材料供應,促進配套服務的良性競爭,同時也能實現產品質量的全程可控。
給出建議的同時,陳澤民更沒忘了向政府部門呼吁:“希望國家在土地流轉政策方面支持涉農龍頭企業進行原料基地建設,連片種植,發展土地經營規模;開展良種培育、進行糧油分類倉儲和物流配套;對涉農龍頭企業建設檢驗檢測中心、加強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予以政策和資金扶持。”
呼吁減負松綁,保企業就是保農業
回想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因為陳澤民是個體戶,廠房是租的,設備是土造的,拿不出東西做抵押,不具備貸款條件,沒有一家銀行愿意給他貸款。苦過來的陳澤民如今為涉農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減負松綁大聲疾呼,可以說是有切身感受。
“減輕企業的負擔,他們才能有發展的后勁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陳澤民說,我們這些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目前存在著增值稅稅收“高征低扣”的現象,即企業所用原材料進項稅抵扣率為13%,產成品銷項稅率為17%,“高征低扣”使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多承受了4個百分點的增值稅稅負。
“同時,農產品初加工企業有免征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而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沒有所得稅稅收優惠。”陳澤民說,其實農產品深加工過程中也有很多是農產品初加工,并沒有享受到稅收優惠。
陳澤民說,通過減稅、減負,可以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空間,提高企業發展的積極性,更好地為“三農”服務。這些勞動密集型的農業龍頭企業,或者是直接為農民服務,或者利用消化大量農副產品,使其增值,使農民增收。
“我們三全現在每天都要消耗掉2500噸的生產原料,需要幾十萬畝的糯稻才能滿足需求,加上上下游產業,帶動了數十萬人的就業。”陳澤民說,一個企業的發展能夠帶動成千上萬人的就業,它的帶動作用是非常強的。所以說大企業一定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輻射作用、榜樣的作用、示范的作用,從而使大企業帶動小企業,城市帶動農村,工業帶動農業,達到保企業就是保農業,就是保穩定,就是保就業,就是促安定的目的。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致富農民,也希望政府從政策上減輕龍頭企業的運營成本,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發揮解決就業、培育新型農民的社會責任。”在采訪的最后,陳澤民再次呼吁,《意見》的出臺恰逢其時,各地各部門應加緊實施細則的制定,加大政策扶持的投入,并將政策落實到位。通過國家的扶持和企業自身的努力,使國家級的、省級的地市級的龍頭企業都能得到健康、持續地發展。
鏈接
三全集團是一家以生產速凍食品為主的股份制企業。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第一只速凍粽子都出自三全。通過多年發展,三全由當初的一個小廠,發展成為現今占地8萬多平方米,擁有幾十條現代化的生產線及幾萬噸低溫冷庫的大型速凍食品生產企業,2003年在寧夏又建立了一個專門生產清真速凍食品的分廠。目前,已在北起哈爾濱、南到海口的全國26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包括香港)建立了分公司,在全國形成了密集和完善的營銷網絡。
憑借著先進的生產設備、一流的生產技術、規范科學的管理、過硬的產品質量,在全國速凍食品行業已連續數年雄居市場占有率之榜首。被國家工商總局評定為“全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之一、“全國520家重合同、守信用單位”;被金融系統評為“AAA”信用等級企業;2003年被國家九部委聯合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原標題:三全集團董事長陳澤民: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讓農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