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在開封上學,星期天上午沒事,就招朋喚友坐車去鄭州,問她干什么去,她說:“去鄭州丹尼斯購物!”女孩說話時的自豪和氣派,把丹尼斯的品牌號召力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就是丹尼斯,一位臺商在河南用10年時間打造的百貨王國。“丹尼斯的發展,其實就是河南多年來不斷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丹尼斯董事長王任生說。
瞄準百貨回報家鄉
渾身儒雅,一口河南鄉音,這便是眾人眼里的丹尼斯百貨董事長王任生。出生在河南的王任生1949年才輾轉到臺灣。
因緣際會,王任生進入商界。自此,他的商業才干逐漸展露,幾年后自創公司,從事耶誕燈制造外銷,生產工廠設在泰國。在臺灣出口掛帥的經濟成長階段,他成為“臺灣耶誕燈大王”。
但在1990年,功成名就的王任生思想出現拐點。這年其母親病故,王任生回鄉奔喪,所見所聞令他心情復雜,感慨自己在泰國打拼,為人作嫁,自己家鄉的生活水平卻仍低落,眾多人無工作。他思索該如何為老家創造就業機會。
1994年,王任生首次正式到鄭州考察,更加奠定了他投資零售業的念頭。
可是,王任生畢竟不是做零售業的,沒有經驗,而當時鄭州二七廣場的“亞細亞”商戰正酣,全國聞名,他的轉行,許多人并不看好。他卻認為,鄭州商戰雖說激烈,可眾多商場定位雷同,沒有一家能真正引領消費潮流,市場空白點很大,如果以“流行時尚、精致生活”來作為公司定位,一定可以。
1997年11月,王任生在鄭州市人民路投資的公司開業,并以大兒子的名字命名其為丹尼斯百貨公司,成為當時國務院審批的大陸兩家臺商百貨零售企業試點之一。
帶動新型商業發展
丹尼斯開業時,鄭州另一家百貨零售商金博大購物中心亦開業。兩家店不可避免要發生“碰撞”。
在降低成本上,王任生下足工夫。他解釋,顧客不關心你的成本,他要的是價廉物美,因此銷售端操之在人,但進貨端卻可以操之在我,好好管理,便能有效降低成本。
由于以國際經驗作依托,王任生將河南的零售業商業形態上升到了“量販”的新潮流。隨著1998年丹尼斯量販的開業,“量販”這個陌生字眼走入千家萬戶,鄭州市民開始把大量日常采購由集貿市場轉到“量販”。
初戰告捷的王任生在競爭策略上繼續突破。他創業之初仔細觀察市場的競爭態勢,發現現有競爭結構中有所謂的“百貨大王”、“大賣場大王”,就是沒有 “百貨便利店大王”,于是他決定長短并進,一方面以百貨為主、大賣場為輔,集中力量發展大規模商場,另一方面逐步經營便利商店,使丹尼斯觸角深入“民間”。
一系列舉措讓丹尼斯百貨集團在河南迅速崛起,名聲日益“膨脹”,現在已是鄭州的標桿企業兼地標,碰到外地人詢問,鄭州出租車司機會沒好氣地說:“如果丹尼斯都不知道,我還開什么出租車?”
豫成臺商投資熱土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如今,丹尼斯旗下已擁有百貨店、大賣場、便利店及物流中心等多種業態,店面遍布全省,形成連鎖規模優勢,也實現了當初投資零售業的初期目標,營業額連續多年穩居全省同行業首位。
更讓王任生高興的是,今年5月30日,謀劃多年的丹尼斯百貨花園路店開業,這讓丹尼斯“帝國”手中又多了一張王牌。“目前鄭州的高端消費群已經形成,花園路店做的就是精品、高端百貨。”王任生說。
“大陸的經濟由外銷模式轉向開發內地市場,為河南帶來了新的商機,這個人口大省的市場簡直做不完!”滿懷信心的王任生不曾忘記愛鄉的初衷,丹尼斯旗下的各店店長,始終堅持聘用河南人;丹尼斯開業至今的所有廣告宣傳上,王任生都始終自稱“老河南人”,他說:“我這個老河南人要帶動年輕的河南人,把他們培養成杰出的商業人才,彌補河南人才結構中的不足。”
對于目前取得的成就,王任生一如既往謙虛,他表示丹尼斯的發展,其實就是河南多年來不斷思想解放,經濟社會不斷進步的一個縮影。
“現在的河南經濟突飛猛進,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從投資環境上講,與北京、上海和沿海城市相比,臺商已感覺不到太大的差距。”王任生說, “伴隨著河南的進一步思想解放,河南已成為臺商投資的熱土。”(原標題:臺商王任生:10年時間打造百貨王國回報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