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嵩山南麓的焦河,古時候是條波濤洶涌的蛟河。蛟河怎么變成了干涸的焦河呢?這要從夏禹王治水說起。
大禹治水正在撒息壤筑邙山,疏導黃河向東流去,眼看要進入東海的時候,老黃龍氣急敗壞,它想到一進入東海那還顯起我這一道(黃)呢?惡狠狠地罵道:“大禹呀!大禹,你不叫我好過,我也不叫你安生!”于是策動他的小舅子潁河蛟龍在大禹的家鄉發起洪水。當洪水快要淹住大禹家的大門臺的時候,大禹的母親給兒子送去了急信。
大禹接到家信后,兵分兩路,留下一部分人繼續治理黃河,自己帶一部分人連明徹夜往家鄉趕。站在峻極峰上往下一看,土地沖毀,房屋倒塌,只有樹梢露出水面,災情十分嚴重。經過仔細察看,得知這次洪水再盧是潁河蛟龍作怪,洪源就在離自己家不遠的蛟河。時間緊任務急,路過家門口,也顧不得回家。
潁河蛟龍聽說大禹回來了,為了拖住大禹不能走,躲在蛟龍宮中不出來跟大禹照面。大禹召集部下研究對策,決定用火燒。先讓狂章深入龍潭切斷蛟河水源,又叫庚辰把守蛟河入潁口,防止蛟龍順水逃走,然后點燃熊熊烈火,剎時間潁河上下成了一片火海。開始潁河蛟龍躺在龍床上安然自得地睡大覺。正睡哩,水變熱了,慌忙走出龍宮去外察看。哎喲!渾身燙得起燎泡,說時遲那時快,身上的鱗甲開始著火,知道大事不好,想要騰空逃走,晚了,身上無鱗駕不起云,無奈變成了渾身生瘡的老頭兒,由他的兒子潁河小蛟攙扶著順水而逃。
再說大禹的老師玉溪老人聽說大禹正在蛟河斗蛟治水,不顧年老體弱,同妻子一道,趕到蛟河參戰,同時也想跟兒子潁龍見上一面。當他們趕到五渡河的時候,同潁河蛟龍父子相遇。潁河蛟龍舍子保己,指示潁河小蛟龍說:“對面來的是大禹的老師玉溪老人,趁他不防,去把他吞了!”潁河小龍張開血盆大口“哧溜”一口把玉溪老人吞進肚里。玉溪老人在小蛟龍肚里拚命掙扎,小蛟龍疼痛難忍,走不了啦。潁河蛟龍趁機順水逃走。玉溪夫人一看丈夫被蛟龍吞進肚里,伸手拔下頭上的玉“哧啦”剝開了潁河小蛟龍的肚皮。玉溪老人得救,但是一只胳膊被腐化,傷勢嚴重,生命危險。
大禹點燃大火以后,滿以為潁河蛟龍要被燒死,即使燒不死,下游由庚辰把守也逃不了。當他下到被燒焦的河灘上察看的時候,只見魚蝦蟹燒死得不計其數,唯獨查找不到潁河蛟龍的尸體,就趕緊順河到下游去尋,走到五渡灣,遇到了傷勢嚴重的玉溪老人。玉溪夫人告訴大禹潁河蛟龍已經逃走。大禹留下玉溪老人的兒子潁龍搶救父親,就追趕潁河蛟龍走了。
玉溪老人傷勢嚴重,大禹走后不久就死了。后世為了紀念玉溪老人,就在他死的地方蓋起了玉溪廟,廟里塑起玉溪老爺爺和玉溪奶奶兩尊神像,世世代代受到們祭祀。
從此,蛟河就成了焦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