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向陽,女,1966年生,著名作家、文藝評論家,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河南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1年鄭州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現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所長,研究員。她長期從事文學與文化研究工作,對中原文化有較深探討。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理論評論獎”(1997―2000年度)(2001);第二屆“馮牧文學獎.青年批評家”獎(2001);第十二屆“冰心文學獎”(2002);第九屆“莊重文文學獎”(2003)。獲中國社科院、團中央頒發的“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河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河南省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1995,2003,2006)、“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2005)6項省級獎;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獎(2000);《當代作家評論》評論獎(2000);《南方文壇》評論獎(2002);“河南省1979――1990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論著獎“(1990);“河南省首屆文學新人新作獎(理論評論)”(1992);“河南省社科聯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997)(1998);“河南省文學獎”(2000)“河南省優秀圖書獎”(1999,2006);入選“2001年河南文藝十大成果”。受到河南省委宣傳部通報表彰。入選“全國優秀婦女讀物”暨全國婦聯推薦作品(2005)。
何向陽在《文學評論》、《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光明日報》、《文藝報》、《文藝評論》、《小說評論》、《當代作家評論》、《東方文化》等發表論文二百余萬字。出版《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肩上是風》、《自巴顏喀拉》、《思遠道》、《夢與馬》、《夏娃備案》、《鏡中水未逝》7部。主編《知識女性文叢》叢書3種。代表論文有《文學:人格的投影――文學研究的一種思路》《家族與鄉土――20世紀中國文學潛文化景觀透視》《部落與家園――近年小說的一種文化傾向》《不對位的人與“人”――人物與作者對位關系考察暨對20世紀中國文學知識分子形象及類近智識者人格心理結構問題的一種文化求證》《12個:1998年的孩子》《夏娃備案:11999》。論文論點20余次被《新華文摘》、《讀書》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文藝理論》《心理學》轉載、摘編。論文入選《河南新文學大系》(1917--1997)(理論批評卷)(河南大學出版社)、《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叢書.理論評論卷》(華文出版社)《走向新世紀的中國文學》(作家出版社)《2001年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多種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