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字畫、掐絲琺瑯、紫砂壺……在孫文彪位于鄭州唐人街文化廣場的文寶齋里擺滿了各種藏品。孫文彪說:“古玩中蘊含著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我喜歡在收藏中研讀。”
孫文彪是河南滎陽人,在自己小的時候,村子附近有很多古時遺留下來的遺跡和古墓群,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經歷,讓孫文彪從小就接觸到了古物并從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世紀八十年代孫文彪正式步入了收藏行列,銅錢是他最初收藏的重點。為了更好地研究銅錢和歷史,孫文彪買了各類收藏書籍和雜志進行深入學習研究。此外,他廣交朋友,經常和大家一起切磋鑒定水平,交流每個收藏品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隨著收藏知識的不斷豐富,孫文彪不再僅僅囿于銅錢的收藏了。瓷器、玉器、木雕等,每每遇到一件精美的東西,孫文彪都會忍不住購買下來。有一次去杭州,本來打算和家人一起好好游玩,但意外看到一家紫砂壺店。透過玻璃櫥窗,他一眼喜歡上了其中的一把。但是當時那家店鋪因為主人有事并沒有開門,他就打電話詢問店鋪主人什么時候有時間,并一直等到人家來,買下那把紫砂壺才作罷。
到現在,孫文彪已有千余件藏品,時間跨度從唐代到近現代,藏品涵蓋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和清涼寺汝窯等眾多窯口,以及紫砂壺、木雕、書畫、玉器、掐絲琺瑯等。
古語曰:“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而孫文彪卻突破了這個范圍,他說,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古物保存的越來越少,自己的收藏只是為后人多留一些有價值的古物、檔案,把這種個人自賞變為大家交流鑒賞,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先輩的文化,在不斷探索中去認識歷史。
孫文彪以其寬闊包容的收藏情懷闡釋著一個收藏家的信仰:來自歷史,還之社會。而這種信仰正是有了像孫文彪這樣的堅守著自己收藏理念的收藏家們,才能一代代、不斷的傳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