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鄭州

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化用之妙

2014/12/15 9:29:18 點擊數: 【字體:

    屈原《九歌·湘夫人》開篇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全部屈騷,“木葉”之詞,僅此一見。對于《湘夫人》開頭四句所營造的秋水茫茫、愁情悠悠的凄涼落寞之意境,歷來為人們所激賞。明人胡應麟評賞曰:“‘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形容秋景入畫;‘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模寫秋意入神,皆千古言秋之祖。六代、唐人詩賦,靡不自此出者。”(《詩藪》內編卷一)清人林云銘亦有很高的評價:“開篇‘嫋嫋秋風’二句,是寫景之妙。……‘無邊落木紛紛(按:當為“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實以‘嫋嫋秋風’二句作藍本也。《楚辭》開后人無數奇句,豈可輕易讀過。”(《楚辭燈·湘夫人》)在眾多受“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悲秋意境之美影響的唐代詩人中,當推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二句最為精彩而典型。然而,胡應麟與林云銘皆未論及杜甫襲用之妙處,頗為遺憾。

  筆者認為,杜甫化用之妙,約有三端:其一,時空對寫,境界闊大。“無邊”者,即東西南北、上下左右無處不在也,形容落木之多,鋪天蓋地,空間寥廓蒼茫無際也。“不盡”者,即由古而今、朝朝暮暮綿綿不絕之時間也,形容江水浩浩、奔騰向前。如此時空對舉之描寫,給人以俯仰天地,氣象雄豪、境界闊大之感。其二,景中寓情,豪中見悲。落木蕭蕭天地間,容易使人產生人生之秋的感覺;長江滾滾向東流,自然令人感嘆時光飛逝之無奈,因此,無形中便流露出詩人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無限悲慨。不言愁而愁情自明矣。其三,句工而活,聲律諧美。此聯字字工對,但卻一氣流轉,如建瓴走坂,百川東注,讀來語暢氣順,毫無滯礙之感。加之“蕭蕭”、“滾滾”疊字的運用以及此聯頗為強烈的動態感,遂共同構成了富于靈動和諧的聲韻之美。盡管《登高》是一首典型的“悲秋”之作(“萬里悲秋常作客”),但是因為有了“無邊落木”這一聯闊大境界的支撐,遂使得杜甫《登高》之詩“雖是一首悲歌,卻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它給予我們的感受:不是悲哀,而是悲壯;不是消沉,而是激動;不是眼光狹小,而是心胸闊大”。這真是老杜的難能可貴之處。作者:李金坤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10-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