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鎮寺灣村,距市區10公里,1982年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鞏義石窟是北魏皇室開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創建了寺院,宣武帝時開始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后來的東西魏、唐、宋時以陸續在這里刻了一些小龕。由此證明,鞏義石窟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后開鑿的一個石窟。初建寺稱“希玄寺”,唐初改稱“凈土寺”,宋代改稱石窟寺。
鞏義石窟現存洞窟5所,千佛龕一個,小佛龕255個,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尊,碑刻題記200余塊。這里的規模雖比不上云崗、龍門那樣雄偉龐大,氣勢磅礴,但小世巧玲瓏,惟妙惟肖則是舉世罕見的。這里洞窟門兩側石壁上有三層絕美的浮雕--帝后禮佛圖,左側以皇帝為主,后隨文武大臣;右側以皇后為主,嬪妃依次排列。帝后前由僧人引導、侍女摻扶。象這樣的帝后禮佛圖,構圖之協調,刀法之熟練,造型之逼真,匠心之獨運,實乃絕無僅有,堪稱國家之珍寶,藝術之絕品,令人嘆為觀止!
鞏義石窟有別于國內其它石窟之處在于,除第五窟外,其它窟內正中均有一個頂天立地的中心方柱,方柱四周都鑿有佛龕,龕內雕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座下兩側一對獅子,蹲伏披毛,形象逼真。佛像的背后均有火焰紋,象征光明,兩側刻有飛天、化生和蓮花,彈琵琶、吹橫笛的伎樂飛天,生動活波,栩栩如生,構成以佛為主,對稱、協調的成組石雕。主柱的基座每一面都雕有力士,形態各異,力士下面雕千奇百怪的神王,面孔猙獰,姿態嚇人,給人以恐怖感。方柱的上端每面都有化生、蓮花和垂鱗紋、彩玲、飄帶組成的垂幔,刻工精湛,美觀而以莊重。據說北京人民大會堂天花板上的蓮花圖案還是模仿石窟寺內的蓮花圖制作的!驹瓨祟}:鞏義石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