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蹺的表演是用1米高左右的兩根木棍,上半部固定一根20厘米的小橫棍,演員腳踩在小橫棍上,用繩子把大棍綁在腳上行走。表演時,演員根據節目內容,身穿各種角色的服裝,手執道具進行表演。高蹺一般都有一定的戲劇情節,有古典的,有民間傳說的,有根據時代內容自編自創的,也有單純表演踩高蹺技藝的。鄭州高蹺通常表演的戲目有:
瞎子觀燈是由演員扮做盲人的模樣,踩在高蹺上,表演盲人在節日里上街觀燈的各種動作、神態以及心理活動。這個節目一般在正月十五、十六燈節時演出。
捕蝴蝶由兩個扮做少男少女的演員,各踩高蹺,一個人手中拿一根細長的竹竿,挑著一個紙扎的蝴蝶,邊走邊表演蝴蝶翩翩起舞的形象,另一個演員不停地做出捕捉蝴蝶的動作,拿蝴蝶的演員故意不斷地用蝴蝶引逗戲弄捕蝶的演員,使其做出各種風趣的表演。
唐僧取經取材于古典文學《西游記》中的故事。由四個演員分別扮做唐僧、孫悟空、沙僧、豬八戒,有時還有白骨精等角色。演員們腳踩高蹺,按一定的情節,即興表演。
另外還有“八仙過海”、“捕魚”以及自編自創的現代內容的節目。高蹺舞的表演,通常跟隨“社火”隊一起行走,邊走邊舞。技巧嫻熟的高蹺班子,還可以在固定的場子里,表演單叉、雙叉、磕腿、翻身、鶴立等多種高難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