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鄭州 >> 新聞資訊 >> 瀏覽鄭州

于氏古居:勤奮持家之樣本

2013/10/10 10:41:50 點擊數(shù): 【字體:

于氏古居:勤奮持家之樣本

于氏古居
 

    建于清朝光緒九年間,位于新密市劉寨鎮(zhèn)于崗于家門村的于氏古居,100多年過去了,至今還保存完好。但它的命運可謂跌宕起伏,從最初的天上掉餡餅式的崛起,到后來房屋主人因懶惰、吸煙成癮,險些使古居不復(fù)存在。為世人上演了一個勤奮是持家之道的生存樣本,足以夠后人銘記在心。 新密播報 劉客白 文/圖

    清晚期古民居的實物標(biāo)本

    于氏古居,位于新密劉寨鎮(zhèn)東2公里左右的地方。如今,周圍民房已是一片廢墟。只有青磚紅瓦的于氏古居屹立在廢墟中間。大門口放著許多石磨、石盤,給整個古居增加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于氏古居共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東西并列二進(jìn)四合院式建筑布局,現(xiàn)存房屋有大門,東西廂房,正房等建筑。大門位于最南側(cè),兩闊一間,進(jìn)深一間,硬山灰瓦頂略高于西側(cè)倒座,倒座位于大門西側(cè),面向北,磚木結(jié)構(gòu),面闊兩間,進(jìn)深一間,硬山式建筑,二梁起架,灰瓦覆蓋屋面。

    主屋位于北側(cè)正中,磚石木結(jié)構(gòu),硬山式雙層建筑,面闊三件,進(jìn)深一間。明間兩側(cè)用木質(zhì)隔板將房屋分為三間,西次間有樓梯可上二樓,二樓地面為木質(zhì)棚板,二梁起架,梁架用柴考究。

    記者在主屋閣樓的梁上見到了寫有建于“光緒九年間”的字樣。新密市文物專家對劉寨于氏古居的評價:保存完好,并有確切建筑紀(jì)年,對新密市清晚期古民居提供了實物標(biāo)本。

    跌宕起伏的家族命運

    43歲的于九成,是于氏古居的第四代傳人,為了更好地保護(hù)古居不被破壞,于九成一家人就居住在100多年前的老房子里。坐在古老的房屋內(nèi),于九成侃侃而談,向記者講述著于氏故居的曲折歷史。

    于家世代為農(nóng)民,到了于九成的祖爺于中九那里,于氏家族的崛起可謂天上掉餡餅。一天夜里,于中九夫婦二人在自家紡棉花時,突然覺得地下面有些硬,并且閃閃反光。隨后,二人拿來家什,從地下面挖出了一塊元寶。

    得此大財?shù)挠谥芯挪]有揮霍。他不再承包土地,用挖來的元寶做資本,帶著家人往返于豫中與豫東兩地,做起了販賣香的生意。

    1850年左右,于中九在自家的土地上蓋了兩套二進(jìn)院,東西并列。我們?nèi)缃裨谟谑瞎啪铀姷闹挥幸惶祝硪惶自谔厥饽甏黄炔鸪|院于中九依舊用于經(jīng)營販賣香的生意,西院于中九的幾個侄子經(jīng)營一酒家,生意頗為紅火。

    在于崗村,于中九為人忠厚,知書達(dá)理,被任命為村長,村里之事他跑前跑后,從不計較得失。于中九早年無子,60歲得子,取名于佩輕。晚年得子的于中九對兒子溺愛有加。于佩輕十幾歲時,于中九去世。

    于佩輕并不像父親那樣,勤于勞作,而是整日靠收地租過日子。年幼時,于佩輕體弱多病,用吸食大煙治病,后染上煙癮,變賣了家里所有的土地,欲變賣房屋時,被妻子阻攔。

    留住古居就留住了文化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于佩輕的好吃懶做差點使于氏古居毀于一旦,也挽救了古居。文革期間,于氏祖上沒有被劃為地主,于氏古居沒有被扒掉。

    與于九成的父親于彥理為堂兄弟的于秀理,是于氏舊居走出去的第一個從政人員。于秀理天資聰明,勤奮好學(xué)。解放初期,在天津警察局任一級督察員。現(xiàn)如今,于九成還保留著當(dāng)時的任命書。落款處是天津警察局幾個大字。

    解放天津時,朱德給于秀理寫了一封親筆信,勸其歸誠。后因于秀理對解放有貢獻(xiàn),在獄中待了幾年便又重回于氏舊居。歸來后的于秀理一直待在家中。

    于九成告訴記者,從小生活在舊居中,對這里有著特殊的感情,多年來,弟兄們一個個都外出,只有他一個人守在老屋中。“這不僅是一個老屋,還是一個家族的文化,是一個時代見證,留住它給后人留住了一個時代。”

    由于年代久遠(yuǎn),舊居難免遭遇損壞。2010年,于九成在不改變舊貌的基礎(chǔ)上對于氏古居進(jìn)行了整修。現(xiàn)如今,走在古居中,院子里種著竹、蘭、梅等花草,仿佛置身于一百年前的于氏家族中。

    于九成說,凡是了解于氏古居的人,都應(yīng)該銘記“勤奮與節(jié)儉是持家之道、建家之本”的古訓(xùn)。

    一百多年過去了,從于氏古居走出去的后輩陸陸續(xù)續(xù)有130多人,他們多以勤奮刻苦為家訓(xùn),分散在祖國各地,多有成就。(原標(biāo)題:于氏古居:勤奮持家之樣本)


責(zé)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2013-10-10)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shù)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