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中,19歲的鄭交會風姿綽約地走來了。
昨日上午,第19屆鄭州全國商品交易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本屆展會共吸引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以及我國27個省、市、自治區的1800余家企業參展,展覽面積達8萬平方米。本屆展會境外參展企業數量創歷史之最,參展展位600多個,展出面積達1.3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了一倍。
本屆展會展期為10月11日至14日。
河南商報記者王艷艷盧艷艷唐朝金/文趙卓/圖
外商
東盟10個國家,7個來參展
鄭交會已連續4年設置境外展區,今年1.3萬平方米的境外展區中,有8000平方米都安排給了東盟國家。
“今年東盟國家的參展面積多于往年,國別也多于往年,東盟一共10個國家,7個國家都來參展,明年可能10個都要來。”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秘書處秘書長許寧寧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東盟國家的參展商品雖沒有高科技的,但都十分有特色。鄭州國際會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喬松介紹,今年東盟國家參展的有工藝品、珠寶、食品、家具等超過10個行業的上百種產品。
其實,鄭州市民對東盟國家的商品并不陌生,我們平常吃到的榴蓮、火龍果等水果,就有很多來自東盟。
許寧寧說,到2020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要達到1萬億美元,今后7年內,中國與東盟的雙向投資將新增1500億美元。
現場
來鄭交會
可買到各國工藝品和小吃
這兩天,如果沒事,就來鄭交會逛一逛吧。和往年不同,今年的鄭交會充滿了國際范兒。不出國門,你就能買到外國的特產和小吃。
昨日,在鄭交會區域名優商品展區,一個“現殺活珍珠”的展臺前人頭攢動。現場剖河蚌取珍珠的方式讓市民大開眼界,不少人當場掏錢購買。
記者看到,除了展臺上的各式珍珠飾品,展臺前的兩個水盆里盛滿了手掌大的河蚌,銷售人員取出其中一個剖開,幾十粒嵌在蚌肉里的珠光閃閃的珍珠出現了,市民們紛紛稱奇。
“咕咕咕……呱呱呱”,泰國館的小工藝品招財蛙頗受市民歡迎。手工木頭制成的招財蛙背部有凹凸不平的脊背骨,嘴巴里面含著一根小木棒,用小木棒撥背上的脊背骨,會有蛙叫聲。
招財蛙、吉祥大象、泰國清涼油、璀璨珠寶、手工服飾……這些在泰國很有名的商品,本屆鄭交會上都有。
“龍象征中國,什么象征非洲你知道嗎?那就是五大獸,在非洲,連5歲的小孩都知道。”在津巴布韋展區做翻譯工作的尤先生,正向圍觀的市民推介一個工藝品。
這個工藝品高約40厘米,上面有非洲象、犀牛、野牛、獅子和獵豹5種動物。
造型看起來雖然有點奇怪,但尤先生賦予了其傳奇神秘的生動故事,讓不少人興趣大增。
教你一招
貨比三家
鄭交會上也能砍價
56歲的鄭州市民張女士,昨天和老伴一大早就從西郊坐車過來,她已經連續三年到鄭交會了。
“來這里買東西,要使勁兒砍價。”張女士說,去年她買了幾個茶餅,一共才250元。
總體來看,還是劃算。
昨天,市民李先生在泰國展區買了個工藝品,要價50元,他以40元的價格買到,不少朋友說他買虧了。
張女士建議,來這里買東西,要學會貨比三家。比方說,同樣是招財蛙,有要價50元一個的,也有要價30元一個的,多問多看多比較,才能買到性價比較高的東西。
點評鄭交會
瑕疵一:有點亂
“我是銷售工藝品的,你看看,我對面是賣鞋的,左邊是賣杏仁的,右邊是賣首飾的。”一位參展商指著自己的展臺四周說,“行業區分太雜太亂。”
而且,她的產品其實是浙江特色的,卻被劃分到廣西區了。
“我覺得應該按行業劃分,我銷售的是工藝品,應該和其他工藝品放到一起。”她說,行業集聚也有利于銷售。
回應
鄭州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揭開宇表示,今年的展會主要是按照各個區域劃分的,可滿足消費者“不出鄭州逛全國”的需求,但這樣劃分的弊端也很明顯,會出現一個地區不同品類的商品混雜在一起的情況。
下一屆展會,他們將在按照區域劃分的基礎上,再按照行業劃分展位,“比如1-10展臺是干貨,10-20展臺是日用品等”。
瑕疵二:宣傳力度不夠
在廣西名優產品展區,一位女士在柜臺前銷售工藝品。可愛的小豬、精雕的兔子……工藝品做工非常細膩,堪稱精雕細琢。
她的展位,有一半地方是空置的。聊起鄭交會,她感覺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
“我剛從安徽參加展會回來,人特別多,生意火爆。同安徽的展會相比,我覺得鄭交會的宣傳力度不夠,并沒有在全城形成一個整體的宣傳氛圍。”她說。
回應
鄭州國際會展有限責任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稱,宣傳力度不夠的情況確實存在,但這與鄭州市目前戶外廣告有嚴格的限制有關,他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在市中心紫荊山河南人民會堂那里做了大幅廣告。
瑕疵三:專業采購商太少
在鄭交會一樓的巴基斯坦展區,一位皮具參展商面對著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參觀人群卻苦笑不已。
“參展商參加展會,一般都是用銷售收入來滿足展會期間的衣食住行以及來往路費,另外,用自己的品牌吸引有意向的代理商。可是,你看我在這兒一上午了,到現在除了散客,基本沒有專業采購商出現。大家看展會,甚至有一種趕大集的感覺。”這位參展商表示。
回應
揭開宇說,最初鄭交會是政府搭臺、企業參與,面向消費者的一個產品交易會,但隨著展覽業的發展,對展會也有了專業的要求。從三四年前,就已經開始往這個方向上轉。
現在,他們開始注重儲備專業觀眾、專業的采購商,比如專賣店的老板、百貨店的采購商等。
他們今后的設想是,展會的前兩天不對老百姓開放,只能用你專業(采購商)的名片,表明你是來采購的,才能進來,后兩天才對老百姓開放。
今年,鄭交會為了吸引專業觀眾,也推出了專業觀眾拿一張名片可以換取所有參展企業的會刊的措施。
揭開宇表示,預計今年的參觀者有20萬人次,他們追求的目標是有1萬個采購商。(原標題:第19屆鄭交會昨日開幕 買各國工藝看稀罕嘗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