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新聞資訊 >> 瀏覽鄭州

隋唐大運河遺跡今猶存

2013/10/18 16:58:34 點擊數: 【字體:

隋唐大運河遺跡今猶存
隋唐大運河鄭州段走向示意圖


隋唐大運河遺跡今猶存

據考證,惠濟橋始建于隋唐,如今這座是元末明初重建。從河底發掘的文物表明,這段河道最晚唐代形成。隋唐大運河鄭州段走向示意圖

隋唐大運河遺跡今猶存

大河路與索須河交匯處新立的石碑。這段索須河為隋唐大運河故道,是大運河千里煙波中的一段。

隋唐大運河遺跡今猶存

惠濟橋考古發掘現場出土的瓷器

隋唐大運河遺跡今猶存

索須河與賈魯河交匯處,野草茂盛,頗有幾分野趣。考古人員確認這里是“通濟渠滎陽故城段”東端。隋唐大運河應從這里繼續東流,經圃田澤北邊奔向開封。
 
    □首席記者 姚偉 特約撰稿 賈寶倩 文圖

    “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蔭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

    千百年來,歷經無數驟雨飄風,隋唐大運河仍有夢幻般的魅力,在無數國人心中,這條河流連著盛唐繁華、大宋風雅,是一道永遠的風景線。

    河南地面上,仍有諸多隋唐運河遺跡,鄭州更是存有一段運河故道。如果你有興趣,出市區向北,過大河路,就能尋見隋唐風韻的背影。

    這段大運河被命名為“通濟渠滎陽故城段”。初一看名字,以為在滎陽,準備出發去滎陽尋訪時,仔細一看資料,卻得知其實就在鄭州,即今索須河的一段,長18公里,橫貫鄭州北郊。因為位于滎陽故城(今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之東,被命名為“滎陽故城段”。

    在滎陽故城東4公里,大河路與豐碩街交叉口南堤灣村,我們找到了這段故道的東端起點。索須河自滎陽故城緩緩流過來,但自此以西,不是隋唐大運河故道,要尋訪大運河的來頭兒,就從這里向北,經惠濟橋村,至邙山黃河名勝風景區黃河。這段運河早已淤塞,但因有一座著名的石橋——惠濟橋,成為隋唐大運河發掘的重點。

    在惠濟橋發掘現場,我們看到,惠濟橋已完全從淤土中清理出來,干凈整潔,古韻悠然,如一件大大的古玩,我們明知道這橋應該十分堅固,抬腳走上去的時候,還是小心翼翼。

    這是一座青石結構、三孔拱券石橋,東西走向,橋面平鋪著平整光滑的青石板,橋面的兩側有基槽和方形卯坑,昔日應當時安裝有望柱和欄板。橋面上,兩道深深的車轍溝槽十分醒目,那是數百年車輪碾壓出的印跡,讓人不由感慨萬分。

    我們走過不少發掘工地,但不能不說,惠濟橋發掘現場工作做得極為細致。在河道截面上,考古工作者用白線細致地勾勒出許多道曲線,那是不同年代河道的輪廓,六七道白色曲線排列在一起,如同河道的年輪,讓人清晰地看到一點點淤塞、漸漸成為平地的過程,滄桑之感從心中升起,久久難以平復。

    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汪松枝、高贊嶺等先生介紹說,從目前掌握的資料看,惠濟橋始建于隋唐,現在這座橋建于元末明初。從橋基底部的堆積層分析,這條古河道至少在唐代已經形成。

    據汪松枝先生介紹,“通濟渠滎陽故城段”是大運河申遺“立即列入項目”,自2011年初至今,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依次展開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

    調查以徒步踏查和走訪當地老人為主,結合文獻資料,根據地名傳說、地形地貌等,對大運河沿岸的文物古跡、民居、村落以及流傳的民歌、民謠、故事等做詳細的調查,重點查找與水系有關的廟宇、寺院、石碑。

    隨后進行的鉆探工作,以惠濟橋為中心,以仍保留于地面上的古河道為基礎,順河道鉆探,順向查找河道長度,橫向攔截河道寬度,對地層堆積、河道走向、河堤分布、河道結構、碼頭、渡口等遺跡現象,做到詳盡了解。

    隨后選擇惠濟橋和豐碩街堤岸進行發掘。發掘出隋、唐、宋、元、明、清時期堆積層及大量文化遺物,發現隋唐運河故道及兩岸河堤。運河故道寬65~85米不等,兩邊部分地段發現有河堤,堤上有路,路寬6~7米。

    按照考古人員指點,我們自“通濟渠滎陽故城段”西端堤灣起步,沿大河路一路東行,找到了花園口鎮祥云寺村,索須河在此匯入賈魯河,交匯處被確認為“通濟渠滎陽故城段”東端。

    如今這段索須河有三四十米寬,岸邊大片的草地,人跡稀少,頗有幾分野趣。千年前,隋唐大運河應從這里東行,經圃田澤北岸流向開封,再經商丘奔向淮河。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3-10-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