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新聞資訊 >> 瀏覽鄭州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2014/2/25 14:04:33 點擊數: 【字體: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魏長城之上的古堡。魏長城許多低矮的石料多被后人搬動建設防御性古寨古堡。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重要關隘“風門口”的長城,只剩下這一壟黃土。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后人將炮臺建在關隘上,可見此處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魏長城的關隘之上,如今融入了濃郁的鄉村生活氣息。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清代鎮遠炮臺內居住的老人。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遠處山頂的邊墻,在雪后若隱若現。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一段邊墻靜靜地矗立在山頂,任由歷史風云變幻。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侵襲,廢棄的魏長城在山脊上依然清晰可見。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魏長城逐漸被外界所知,每日前來游玩的市民逐漸增多。

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鎮遠炮臺建造于清代咸豐年間。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追根溯源,它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戰的產物,是大規模的、系列的軍事戰略防御工程。每當我們提到長城,腦海里總會想到北京八達嶺雄偉壯觀的明代長城。

    殊不知,在我們身邊,在鄭州西郊的新密市,就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最古老長城——魏長城。其位于新密市境內西北10公里一帶,這里山巒重疊易守難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抗戰時期曾是皮定均領導的豫西抗日根據地之一。

    魏長城有兩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長城(河西長城),二是南長城(河南長城)。河西長城是魏惠王在位時,利用西部邊境上洛水的堤防擴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陜西華縣華山北麓的相元洞,達內蒙古的固陽。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護國都大梁(開封)的南長城,經今河南原陽縣境轉向東南,向西直達新密市。

    《史記·蘇秦傳》記載:秦說魏襄王曰:“大王之地,西有長城之界”;《后漢書·郡國志》記載:“有長城,經陽武到密”。這里,“秦”指蘇秦,字季子,洛邑軒里(今河南洛陽人),著名縱橫家;“魏”指魏國,初都安邑,魏惠成王時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西北),故另有梁國之說;“陽武”指今河南原陽縣東南;“密”指今河南新密市;“長城”指黃河北原陽經鄭州西郊到新密一線,系魏國(戰國時期齊、楚、燕、秦、趙、魏、韓七雄之一)為防秦國入侵所建,長100余公里。秦統一六國后,該長城被遺棄,久而久之,其原陽至鄭州段灰飛煙滅。

    現存魏長城北起香爐山(滎陽市、新密市交界處),中經蠟燭山、沙口、鳳門口、五嶺,南止茶庵村北,全長5.8公里,墻基寬2.5米。最高處高2.5米,依山盤旋,青石壘砌,林巒秀異,氣勢巍峨,箭樓、烽火臺、營盤等防御設施完好。建在魏長城之上的“鎮遠炮臺”,為清咸豐十年即1860年建,方形,青石質地,鐵汁灌縫,高約10米,長、寬各5米,內分兩層,層層有炮眼。也是珍貴的歷史見證。

    1987年3月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7月28日,新密魏長城成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整修新密魏長城不僅對開發當地的旅游資源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學與戰爭防御學極其重要的歷史佐證,隨著歲月流逝,該長城風蝕雨淋,面目凄慘,令人惋惜。不過,記者從新密市文物管理處獲悉,鄭州市已撥專項資金,對魏長城進行保護和維修,這個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物遺跡將煥發出新的光彩。(原標題:鄭州新密藏最古老長城 戰國時期魏惠王修筑)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2014-02-2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