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廣義展示他在搜集史料基礎上,托人繪制的清末祭城朱氏大院復原圖。記者李巖攝影
□記者李巖
核心提示|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原有被正式命名的祭城路,但突然之間,卻被更名為平安大道。因為這事兒,今年9月8日,鄭州市鄭東新區祭城街道辦的幾位老居民,將鄭州市人民政府告了。9月16日,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昨日,大河報記者采訪了這起國內少見的行政訴訟案的原被告雙方相關人士,為大家展現這起備受關注的道路更名事件的最新動態,以及這場文化沖突背后的諸多是是非非。
【事件】力保祭城路祭城多位居民起訴市政府
昨日下午,在鄭東新區盛和街祭城社區7號院的家里,已接待多撥記者的朱廣義,仍少有倦意。
客廳的桌子上、沙發上,擺滿了他為提起訴訟而從鄭州市政府辦公廳、市民政局、鄭東新區社會事業局等相關部門收集到的資料。
其中,他收集到的祭城社區居民的支持簽名,就有厚厚一摞,上面的簽名、手印,清晰可見。“總共3000多人,是我們一天之內收集的,有很多人在外地,還沒收集到。”他說。
“我們是(9月)8日跑新鄉遞上去的起訴書,沒幾天就接到電話通知說受理了!”拿著今年9月16日新鄉市中級法院出具的受理通知書、行政案件合議庭組成人員及書記員通知書,朱廣義面色欣慰。
除了朱廣義,提起此次訴訟的原告還有李啟順、賀法群、朱狗妞和宋新安。“都是祭城土生土長的老人,都一致認為鄭州市政府這次更名不但違反地名管理規定,而且程序還存在嚴重問題,太過任性用權。”朱廣義說。
起訴書顯示,朱廣義等人的訴訟請求一是請求依法判決鄭州市人民政府撤銷《關于祭城路更名平安大道的通告》(鄭政文【2015】6號),二是要求恢復原祭城路路名。
【講述】為了打官司,62歲老人學用電腦、泡圖書館
62歲的朱廣義說,他祖祖輩輩十幾代人都在祭城生活,他也是在祭城出生,對這片土地感情深厚,這也是他難以接受祭城路被更名的重要原因。
“當然,我們反對更名的原因,還與祭伯城背后的厚重文化被漠視、淡化有關。”他說,年齡大了之后,他用了不少精力研究祭伯城歷史文化,“我想給后輩們,也想給鄭州這個城市留下一點能夠回憶的東西”。
朱廣義說,因為自己的兄弟姐妹多,家里窮,他只讀到高中就輟學了,但因為一位親戚,讓他對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錢夠用就行,但文化不能沒有,人是這樣,一個城市也應該是這樣”。
“打官司,鄉里鄉親都很支持。”他說,為搜集資料,打贏官司,今年來他去了很多次市政府、市民政局、鄭東新區社會事業局等部門,表達訴求。
拿著河南大學圖書館的借閱證,朱廣義說,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材料,他跑遍了安陽、南陽等地,以及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的圖書館,“辦不來借閱證,我就找學生幫忙。”
“以前我不摸電腦,現在也開始學習使用了,比如打字、查資料、發材料等等。這次打官司的事傳出去,就是我在復印店打印材料時,打印店的人曝出去的。”他說。
【焦點1】更名是否違規?原被告雙方立場針鋒相對
市政府
在朱廣義等人提起訴訟后,鄭州市政府目前已向新鄉市中級法院遞交了證據清單目錄以及答辯狀等書面材料。
大河報記者看到的這些材料復印件顯示,鄭州市政府提交了多組證據,主要有祭城路更名征求意見情況報告、一些居民和單位填寫并蓋章的征求意見表材料、相關方面的更名請示以及一些會議公文、法律法規材料。
被告方出具這些材料的目的,是為證明“更名的事實依據和民意基礎”、“更名程序依法依規”。
鄭州市政府9月30日出具的答辯狀中,再次對更名的正當性、合法性進行了確認,并認為祭城路更名與原告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并未侵犯原告的人身權、財產權,同時認為此次更名不屬于行政訴訟受案范圍,請求駁回起訴。
PK
原告方
原告朱廣義方面則不這樣認為。
朱廣義認為,此次更名明顯違反地名管理相關法規,屬于任性用權,并不具有民意基礎和合法性。
“按照《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第九條第四款規定,祭城路更名應該屬于‘不明顯屬于上述范圍的、可改可不改的和當地群眾不同意改的地名,不得更改’約束范疇,根本就不必要更改。”他說。
此外,朱廣義說,早在2008年,鄭州市政府就已經正式命名了二七區一條道路為平安里,此次又將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屬于道路名稱專名重字,違反了《河南省地名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何況現在平安大道還不是政府公布的正規路名”。
對于鄭州市政府提交的征求意見表,朱廣義意見更大。按照他的說法,這些意見表上在同意一欄打的對鉤,筆跡很雷同,像是同一人所為。
“另外,讓大家提意見的網上公示,總共才5天,我們很多人壓根都不知道,就過去了。”他說。
【焦點2】祭城路能否重出江湖?有待法院最終判決
昨日上午,就此次行政訴訟,負責代理鄭州市政府行政訴訟、民事訴訟職能的鄭州市政府法制辦行政訴訟處工作人員,以具體經辦人員不在為由,婉拒了采訪。對答辯狀是否出自該辦,他也未做明示。
對此次訴訟,鄭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處長張向軍予以確認。他告訴大河報記者,他理解祭城當地居民的感受,但此次命名各方面都合乎規定,而且方案通過了鄭州市政府常務會議,“恢復祭城路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鄭東新區管委會于今年1月27日向鄭州市政府請示將祭城路更名為“平安大道”之后,鄭州市民政局于今年3月25日也向鄭州市政府請示,祭城路更名的備選路名為“祥瑞路”“祥順路”,其公文聯系人正是張向軍。
新鄉市中級法院相關人士,昨日下午接受電話采訪時,并未對這起訴訟發表任何看法。
就此訴訟,多位律師受訪時均表示,朱廣義等人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現在還不能妄斷,但從邏輯上講,“他們的勝訴是有可能的”,“勝訴之后,平安大道被恢復命名為祭城路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他們還認為,一般情況下,此類訴訟會進行公開審理。按照朱廣義的說法,法院方面已經告知會進行公開審理。
祭城路
更名一事
大河報
連續報道
6月2日
《鄭州市祭城路被更名平安大道,有人贊同有人惋惜道路更名,該如何征求民眾意見?》
《祭城路更名拍磚的比點贊的多大河報微博調查,87.3%網友不贊成祭城路改名》
6月3日
《說不盡的祭城斷不了的文脈》
《祭城路保護中的尷尬——祭(zhà)的讀音鮮被字典收錄》
《老干部和專家:祭城路更名太“任性”》
《一位愛鉆研路名的“老鄭州”,對官方更名原因提出不同看法,并爆料——十年前祭城路曾PK掉“智賢大道”》
6月4日
《祭城路更名合不合法鄭州一市民提請有關部門審查還沒到“必須”改名程度為何非改不可?國家發布的更名規定這次遵循了哪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