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年代:唐代
地理坐標:位于登封市北
法王寺創建于建于東漢明帝永平11年,是漢明帝專為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譯經傳教而敕建,距今已1900多年。
法王寺三號塔位于法王寺二號塔以北約三十米,和四號唐塔幾乎并排。三號塔臺基采用重臺處理,連續三級低矮踏步托出塔體,然后是平直高大的臺體光潔靜瑩。塔為四邊形單檐式磚塔,高8米,塔身邊長4.25米。塔下部為碩大的方形磚砌須彌座。其上為方形塔身,前有磚砌券門,已嚴重缺損。塔身以上疊澀出檐,突出塔身較多。塔剎下部為磚砌剎基,剝蝕嚴重,四周鑲嵌8塊雕花插角石,其上為石雕蓮花座,再上為一級石雕相輪,最上為石雕寶珠。該塔塔體碩大,塔剎雕刻精美,為藝術精品。由于該塔的塔銘早已缺失,具體建年已不可查。根據其塔身較短的特征判斷,該塔應建于唐代中晚期,該塔剝蝕嚴重。
法王寺四號塔位于三座單檐式唐塔中間。塔為四邊形單檐式磚塔,高7米,塔身邊長3米。塔下部有磚砌須彌座。座上為方形塔身,前有磚砌券門,門缺失。塔上為疊澀檐,嚴重剝落缺損。塔剎下部為磚砌剎座,剝蝕嚴重。其上為石雕俯蓮,再上為二級石雕相輪,最上為石雕寶珠。該塔的塔剎石雕精美,造型優雅。由于塔的塔銘已失,故具體建年已不可查。根據其塔身較短的特征判斷,該塔應建于唐代中晚期。為了保護這座剝蝕嚴重的珍貴古塔,2004年國家撥款進行了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