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級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
歷史年代:唐代早期
地理坐標:位于登封市北
法王寺塔群位于登封市北7公里嵩山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的法王寺后,現(xiàn)存唐塔四座、元塔一座、清塔一座,是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中二號塔西南距一號塔(即著名的法王寺塔)約38米,北距三號塔19米。位于三座單檐式唐塔的最西邊。塔為四邊形單檐式磚塔,高12.26米,塔身邊長4.4米。塔的下部為磚砌方形須彌座,座上的塔身高而粗壯,其南邊有磚砌券門,已殘缺。塔身以上疊澀出檐,突出塔身較多。塔剎下為圓形覆缽剎座,四周鑲嵌11塊雕花插角石。再上為石雕蓮花座和二級石雕圓形相輪,最上為石雕寶珠。該塔塔體碩大,尤其是塔剎,造型優(yōu)美,雕刻精湛,為唐代古塔珍品。該塔由于塔銘早已缺失,具體建年已不可查,根據其建筑結構看,應建于初唐。此塔年代久遠,剝蝕比較嚴重,2004年國家撥款予以重修。
由于該塔群地處偏僻,犯罪分子多次試圖盜掘古塔地宮文物,留下的數處盜洞已嚴重威脅塔身的安全。為保護國家文物,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在省文物局指導下,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登封市文物局協(xié)助,于2000年3月至5月對法王寺二號塔地宮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編號為2000DFD2,以下簡為D2)獲得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出土了一批唐代珍貴文物。現(xiàn)將發(fā)掘的主要收獲簡報如下。一、地宮的建筑結構二號塔位于著名的法王寺塔東北,為單河南登封市法王寺二號塔地宮發(fā)掘簡報層磚塔,方形基座,高約15米,邊長4.60米。塔內頂端為四角攢尖。塔身疊澀出檐,南面開券門。塔剎用青石雕刻而成,四周雕蓮花、卷草、飛天等精美圖案。其上置磚砌覆缽,四周鑲嵌八塊雕花角石,覆缽上有仰蓮和石刻圓盤、綬花,再上置相輪,最上為石雕寶珠。(登封市委宣傳部提供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