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聞網消息:新鄭人董茂林的出名和驢有關,準確地說是與開發驢奶有關。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王懷寶說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山東某阿膠生產企業的副總經理對他說“我研究了一輩子,就差驢奶沒有研究了,還是河南人聰明!”
董茂林是何許人?他是怎么想到開發驢奶?他所推廣的驢奶是否能給他帶來好奇光環退去的事業騰達?
如果不是驢奶開發事業的點綴,董茂林的經歷似乎很平淡,新鄉師范學院(河南師范大學前身)化學系畢業后,分派到中原油田工作,然后下海經商做起了石油物資生意,而正是在做石油物質生意為他掘到了第一桶金。
真正讓董茂林開始浮出商界的是驢奶的開發。2004年4月,在去塔里木油田出差的途中,董茂林意外地在《環球時報》上看到這樣一篇報道:《秘魯人排隊買驢奶》,董茂林立刻被這篇報道吸引住了。報道稱,驢奶的營養成分不僅超過了羊奶、牛奶,而且其營養成分接近人類的母乳,在歐洲1公斤可以賣到了15歐元。沒想到驢奶不僅能喝,還有那么大的價值,而新疆喀什市岳普湖縣是中國的毛驢之鄉,新疆約有150萬頭毛驢,占全國的15%。如果驢奶真能開發,這里不就有很好的資源。帶著疑問,董茂林咨詢了新疆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龍教授,馬教授通過化驗發現,在單位乳液的含量中,驢奶中所含的某些營養成分遠比其他乳液高。埃及歷史上就有記載說,人們用驢奶沐浴護理皮膚,并且厄瓜多爾一位116歲的老人在去年年底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喝驢奶和紅酒是她的長壽秘訣。
經過詳細的論證和專家咨詢,2005年7月,董茂林和兩個合伙人共同投資了600萬元在岳普湖縣建立驢奶生產基地,開始進行驢奶產品研發。2006年1月,商標為“西域龍奶”的驢奶粉開始陸續上市。
但驢奶生產受到了奶源問題的困擾,畢竟奶驢產量少,而且數量不集中。針對岳普湖縣的農民散戶養驢的情況,董茂林創造性的設計了“托驢所”,通過它向農民種租借奶驢。這樣既保證養驢的成本問題,又解決了驢奶采集不集中的難題,而老百姓也按每天5元錢租金得到實惠。
中央電視臺的一次報道更讓董茂林聲名鵲起,此后許多人都跑到喀什來看董茂林的驢奶生產。一次,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王懷寶專門從北京來參觀,他對董茂林說,我看你的公司不是因為你做的有多大,是因為你做的是驢奶,而且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填補了中國空白的。羊奶、牛奶是一百多年前從歐洲流行后來傳入中國的,但是驢奶是你們把它們做成商品投向市場的。今后做的最大的不一定是你們,將來會有很多企業跟進,但是你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中國乳制品開發的歷史上會有所記載。
面對媒體,董茂林也坦言,現在公司發展最缺乏的是規模效益,他更希望有豫商能看到這個商機,一齊把驢奶生意做大,而這也將是擺在董茂林面前的一道坎。
在以外來人口為主的新疆喀什地區,河南人不少,農業、貿易、熱力等各行業中都有豫籍商人的身影,然而,新鄭商人董茂林所從事的項目,生產的是連當地人都側目相看的特殊產品———驢奶。昨日,雖然由于班機延誤,董茂林沒有親自趕到鄭州,但新疆達瓦昆畜牧生物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陳義飛還是向記者講述了這位把“驢奶”
當寶貝的創業者在新疆的創富故事。
創業奇想是由一則報道引發的
在發現驢奶項目之前,董茂林曾是一名普通的化學教師,2001年開始從事石油管材生意之后,他經常往返于鄭州和新疆兩地,對于新疆逐漸有了一些了解。2004年4月的一天,董茂林在翻閱《環球時報》的時候,看到了一篇最終改變自己人生的報道。
“報道說的是秘魯人排隊購買驢奶的新聞,他就順手把這張報紙留了下來,腦子卻是不停地在匯集各種信息。過了快一個月的時間,他突然想試試驢奶這個項目。”陳義飛說。
(原標題:專訪董茂林:中國驢奶開發第一人)
新疆毛驢很多,具備資源優勢,畜牧飼養又具備環境,加上國內還沒有企業涉足驢奶這個項目,如果自己做了,就是全國第一份,市場空間巨大。但是他也心存疑慮:驢奶似乎在國內從未被擺上過餐桌,老百姓能接受嗎?
“我們奔走咨詢了很多這方面的科研單位和相關專家,最終得到的答復大多是,如果能夠克服消費者的心理接受這一關,驢奶可以為人體提供高于牛奶的營養成分,十分接近母乳。”陳義飛回憶,經過專家的肯定和查閱資料,董茂林的決心越來越堅定。
2005年7月,董茂林和合伙人共同投資了近千萬元在喀什岳普湖縣建立了自己的驢奶生產基地,開始進行驢奶產品研發。
毅然改行他舉家扎根“毛驢之鄉”
辦了廠,要組織飼養奶驢,要請專家研制產品,董茂林忙得不亦樂乎,原先的石油管材生意也不做了,他把家人都接到新疆,正式扎根新疆。
“新疆養驢的人比較多,尤其是喀什當地人常年養驢,當地的疆岳驢在全國都有名氣,在原先的預想中,毛驢資源并不缺乏。但是真正成規模做起來之后,僅基地飼養的500頭毛驢根本不夠。”陳義飛說,當地人雖然幾乎每家都飼養有三四頭驢,但很少把驢當做擠奶對象,只是作為運輸耕作的主要力氣牲口,如何把當地的毛驢資源利用起來?
驢的產奶期一年有10個月,從懷孕分娩后的第一個月開始持續10個月都可以產奶。但長期以來農民都是任其流失,從沒想過收集或者利用,能不能把這個時期農民家的驢“借”過來,充分利用他們不在意的“副產品”,同時給予他們一定的回報?
董茂林想出了奶驢租賃的辦法,就是讓農民直接把奶驢“租”給董茂林,為期3個月,每月150元的租賃費用。
“租賃期間的飼料、防疫都由我們負責,替農民養好這些驢。按照協議,租賃期間出現生病、死亡等現象都將按合同進行賠償,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農民與我們形成了合作關系。”加上基地飼養的數量,工廠每天驢奶產量大幅度上升,再將驢奶加工成奶粉銷往各地。
回報家鄉他想把項目帶回河南
“到現在我們仍是全國唯一一家生產驢奶及其副產品的企業,隨著名聲的傳播,已經有法國、美國、中國香港等地的客商找到我們要求合作,大量收購驢奶產品,也有不少要求投資幫助擴大規模形成高檔品牌的合作者。”陳義飛告訴記者。
但是董茂林的想法是,最好能把這個河南人開發的項目帶回河南,對家鄉進行二次投資。這次參加豫商大會,他也是抱著尋找合作伙伴的目的而來。由于新疆地域遙遠液體奶不好保存,目前的條件只能生產驢奶粉。“如果河南有具備實力的乳制品企業愿意合作的話,我們想與本地企業合作,開發相關系列產品,盡早占領內地市場,形成中國第一個驢奶產品知名品牌。”(責任編輯: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