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羅的故事一籮筐
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老羅來到合澗法庭,一干就是10年。剛來時,迎接他的是一張床、一張桌、一個書柜,自己的辦公室冬天寒冷夏天悶熱。
在老羅的床底下,經常可以看到幾雙沾滿泥土的鞋子。老羅的同事說,那是他籌建法庭時留下的泥土,那是五保戶庭院里的泥土,那是四五十公里外遙遠山村中的泥土……
龍口村與山西省交界,海拔1000多米。2003年7月的一天,酷暑當頭,讓郭子斌想不到的是,老羅為了他的一樁離婚案,不顧炎炎烈日,汗流浹背地翻山越嶺來到他家開庭,氣喘吁吁的老羅顧不上喝一口水,稍事休息后便詢問起案情。當得知男方在外打工一年掙了近萬元的工資,卻因賭博輸掉了,越輸越賭不能自拔,妻子一氣之下提出離婚。老羅問清緣由后,一方面因勢利導,宣傳法律,指明賭博的危害;另一方面把村干部和老黨員請來,反復做雙方的思想工作,直說得堂堂七尺男兒流下悔恨的淚,跪地請求妻子的原諒。老羅趁熱打鐵,以案說法,給全村的老百姓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課。男方也當場寫下悔過書,決心永不再賭博,堂堂正正做人,好好掙錢養家。郭子斌的妻子感動地說:“要不是老羅,俺的家早散了,沖著老羅大老遠跑來給俺說和,當著鄉親們的面,我把這訴狀撤了。”
辦案閑暇時,老羅還喜好填詞寫詩,每成功調解一案,他都會將心得編成幾句順口溜,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把調解工作的重要性表達出來,達到以調解促和諧,教育群眾的目的。
采訪中,老羅的同事說:“老羅工作起來很認真,調解矛盾很有辦法,化解了很多糾紛,老百姓都拍手叫好。”
2007年7月,桂林鎮興泉村馬家山自然村的張老三把家中的5頭黃牛拴在地邊的荒地上吃草,時間一長,牛把韁繩掙斷,跑到別人家的玉米地里,損壞了兩大片。對方在攆牛的過程中,用鐵锨把其中一頭牛的腿鏟斷。張老三見牛殘廢,于是就將牛便宜賣了。后來,張老三見對方家的小孩兒在山上放羊,心有怨氣的他強行拉走了人家的13只羊。張老三說,他家的牛便宜出售,對方必須賠牛錢,如不賠,就不給人家羊。后來,對方起訴了張老三。立案后,老羅很重視,多次到該村調查,詢問了當事人和周邊群眾,最終查清了案由。經調查、取證、核實,法庭依法對牛和莊稼損壞程度進行了評估,雙方抵消后,原告給張老三400元錢,張老三把原告的13只羊送還。老羅又有了順口溜:“牛羊官司鄰里反,現場調解到地邊,旁聽群眾點頭贊,握手言和謝法官。”
桂林鎮原家莊的郭某與丈夫結婚18年來,依靠地理優勢辦養殖業,生活不愁略有節余。夫妻二人卻因瑣事大打出手,后來,妻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妻子走后,家里所有的負擔都落在了丈夫身上,洗衣服做飯不說,羊豬死了,雞也飛了,孩子也失學了。郭某到法庭遞上訴狀,要求和丈夫離婚。立案后,老羅親自帶著原告到原家莊了解情況,并派人把一雙兒女和她的丈夫叫到了村委會,兒女看到媽媽,哭訴著說吃喝不上、沒學上了,丈夫站在一邊也流下了悔恨的淚水。老羅當場指出丈夫因粗暴脾氣打人不對的同時,并讓他寫下了保證書向妻子賠禮道歉。郭某在法官、村干部的勸說下,再看看孩子們期盼的眼神,最終打消了離婚的念頭,和孩子、丈夫一起回到了久別的家。“和睦家庭起爭端,孩子豬羊無人管。調解到家苦口勸,矛盾化解把家還。”老羅案結了,還沒忘來上一句順口溜。
小到一樁離婚案、相鄰糾紛案,大到賭博乃至由于網戀造成家庭不和的各類訴訟,老羅注重運用不同的方法妥善處理,特別是講究調解藝術,靈活運用法制教育、案例疏導、溝通解怨、親朋幫助等各種方法,強化庭前、庭中、庭后調解化解各種糾紛。在全庭年結300多起案件中,僅離婚案件就達60%。老羅的同事講,去年一年,在辦理的離婚案件中,僅老羅一人就挽救了30多個即將破碎的家庭。小小案件情系百姓,維系著農村大和諧。
老羅的脾氣和正氣
“有困難找老羅,一切問題都解決。”這是老百姓對他的褒獎。對待群眾老羅始終有一顆火熱的心,老百姓都說老羅這人心眼好、脾氣好。上訪群眾只要他遇上,總是熱情倒茶、問候,認真聽情況,反復問緣由。可同事卻說老羅脾氣暴、脾氣急,因為他常為一些案子向庭里的法官發脾氣,即使在公共場合他也會毫不客氣批評人。“我們都是為老百姓辦事的,有些案子兩三天就能定清楚,可一拖就是一兩個月甚至是半年的時間,怎么審的,怎么能不叫人著急?”老羅接著說,“當事人可能一輩子只來一次法庭,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一對老夫婦因兒子不盡贍養義務訴至法庭。老羅望著老人憂傷的臉,只說了一個字:“走!”立即帶著辦案人員同老人一起回家。連夜對被告講法律、說責任,被告聽著老羅語重心長的話語,羞愧難言,當即寫了贍養老人的保證書。
采訪中,也有人說老羅這人倔。前不久,該庭在處理一村民小組抗法案件時,對部分帶頭煽動的鬧事者準備依法采取司法拘留,說情者紛至沓來。一位老領導專程到他的辦公室為當事人說情,希望老羅給個面子。老羅卻認真地說:“你的親戚在這次暴力抗法中起了很壞的作用,如果你疼愛她,就幫我們好好教育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院只能依法辦事。”這位老領導看老羅的態度堅決,也只好作罷。
采訪中,很多人都說老羅講正氣,辦案最公正。去年夏天,該院在執行一起借貸案件時,扣押了被執行人剛買的一輛新車。被執行人聽說老羅難說話,便直接找到了老羅的妻子,“這是我寫給羅庭長的一封信,要說的話和材料都在里面。”被執行人說完話轉身就走。老羅的妻子看來人說話的神色不對,便毫不遲疑將信原封不動地交給了老羅。老羅將信拆開一看,里面是兩張購物卡和一封信,信上寫道:羅庭長,看你家中清苦,先送200元略表心意,車放之后定重謝。老羅一看非常氣憤,立即和妻子一起到被執行人家中,將購物卡退給被執行人,并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老羅不僅自己以身作則講正氣,還對法庭干警嚴要求,時刻做到警鐘長鳴,要求每位干警無吃、拿、卡、要、報等違紀現象。“法官頭腦要清醒,廉潔二字記心上,不行賄來不貪贓,公正不偏把理講。”老羅如是說。
在老百姓眼里老羅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熱心人。去年5月初的一天,家住合澗村70歲的郭合吉老大爺,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敲開了老羅辦公室的門,“羅庭長,你可要給俺做主啊!”老羅讓郭大爺坐下,遞上一杯水,經詢問得知老人是因為兒子不贍養來法庭起訴的。郭大爺一邊哭泣一邊說,他有兩個兒子,有近一年的時間,二兒子沒有給贍養費了,老伴兒去世早,他年紀大了干不了家務和農活,現在為生活犯了愁。老羅勸慰郭大爺說:“大爺,你放心,我一定會給你個滿意的答復。”
第二天一早,老羅來到了郭大爺二兒子家,見門鎖著,便向鄰居打聽,鄰居說,郭大爺的二兒子正在鬧離婚,家里經常沒有人。于是老羅一面找來村干部了解情況,一面讓民調主任務必通知到當事人明天到庭。
法庭上老羅問:“你為啥不贍養老人?”
“我不是不贍養,俺媳婦正和俺鬧離婚,天天鬧得心慌,也就沒有心情照顧俺爹。”
“你娘死得早,是誰一把屎一把尿將你養大成人,你頭疼腦熱的又是誰給你看病,誰給你喂藥?”老羅接著追問。
“那都是俺爹。”郭大爺二兒子低下頭嘴里囁嚅著……接著又用期盼的眼光看著老羅說:“羅庭長,別說了,都是俺不好,沒有照顧好俺爹。”
接著老羅又親切地說:“老二啊,你也是當爹的人了,如果你的兒子大了不給你吃穿又不養活你,你該咋辦?”
“那我就打……別說了,俺錯了。”郭大爺的二兒子流下了愧疚的淚水。
“那你還不快給你爹認個錯!”老羅關切地說。
“爹……”話音未落,郭大爺的二兒子一下就跪在了郭大爺面前。
“你這不孝的……咳,看在羅庭長面子上,我說你啥好啊!”
望著重歸于好的父子倆,老羅又當庭給旁聽者以案說法,為現場的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課,并當庭為雙方當事人簽下贍養協議。
為了感謝老羅,郭大爺帶著兒子特意給老羅送來了5斤小米。一到法庭,郭大爺便和兒子一起給老羅擦桌子、打掃院子。郭大爺感激地說:“俺這孩子不爭氣,沒讓你少費心,為解決俺家的事你水沒喝一口,煙沒抽一根兒,俺打心里過意不去。”老羅對郭大爺說:“為群眾解決紛爭是法院的職責。”見老人抽煙,老羅又拿了兩盒煙遞給郭大爺,親切地說:“郭大爺,這米我收下了,我這有兩包煙,你老拿去抽吧。”事后老人逢人就講:“羅庭長真是好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