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浪鼓兒風車轉,琉璃咯嘣吹糖人”,如果要評出世界上最甜蜜的職業,那么毫無疑問吹糖人就是其中一項。每次看到或是聽到吹糖人,總會喚起人們童年的甜蜜記憶。手藝人吹好一個糖人往往只是數秒之間,在我們看來似乎非常簡單,其實吹糖人也有很多講究。今天,印象河南網就向大家介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馬電坤,順便一探吹糖人的究竟。
現年51歲的馬電坤是河南省安陽市滑縣老店鎮岳村集人,河南吹糖人手藝主要分布在岳村集一帶。馬電坤家族的“馬氏吹糖人”已經傳承了十七代,并于2012年被確立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父親馬金樂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馬電坤是家族技藝的第十六代傳承人。馬電坤兄弟四個,大家族總共二十口人,已經有十四個會吹糖人。
吹出來的糖人不易保存,吹捏塑形也在數秒之內,技藝的傳承全靠口口相傳,心領神會。六七十年代,吹糖人被認為是投機倒把的行為。當時,村里的好多老藝人都放棄了這一技藝,但馬電坤的父親為了養家糊口,卻經常偷偷出去走街串巷吹糖人。家族傳承了十幾代的吹糖人技藝也得以保存了下來。
從小生活在糖人世界里的馬電坤,對這奇妙的技藝特別好奇,經常放學回家趁著家里熬的糖稀還熱乎著,跟著父親學習吹糖人。十三四歲輟學以后,吹糖人就成為了他謀生的手藝。第一次外出吹糖人是在安陽市街頭,那時候的馬電坤年紀輕輕,總覺得在大庭廣眾之下吹糖人很丟人,他就讓父親把馱著吹糖人家伙事兒的自行車推到馬路上,自己再從角落里轉悠過去。剛開始不敢往人群中去,而是遠遠的敲鑼,把人吸引過來。
走的路多了,自然就學會了辨別方向;去得地方多了,自然就練出了膽量。長年游藝街頭,馬電坤早就放下了內心的膽怯,能夠在人群中自信坦然地展露絕活。
四處奔波的生活是辛苦的,但馬電坤卻一直不曾有過放棄吹糖人的念頭。因為促使他堅持下去的不僅是傳承家族技藝的責任,還有無數期待地看著他吹糖人的或大或小的人們。有一次,二十多歲的馬電坤騎著自行車在西安街頭轉悠,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士騎著車追趕他,馬電坤停下來后,那個男士氣喘吁吁地說:“呀!可見著你吹糖人了,別急著走,給我吹個糖人吧”。馬電坤就擺開攤子,眨眼間的功夫吹好了一個糖人。那個顧客付過錢,拿起糖人二話不說先吃了一口,回味間感慨萬分,聲稱,可算找到小時候的感覺了;蛟S,正是人們在拿起糖人的那一瞬間,臉上流露出來的滿足感,給了馬電坤更多堅持的力量。
馬電坤不僅自己堅持吹糖人,還教會了自己的兒子,兒媳婦。最開始的時候,年輕人怕苦怕累,并不愿意學習。吹糖人用的糖稀,溫度非常高,一不小心就會把手燙傷。但是馬電坤卻“逼”他們學會這項祖傳的技藝。“干不干是你的事兒,教不教是我的責任。既然咱是傳承人,就不能讓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在咱這一代斷了。丟了就對不起祖先。”馬電坤向印象河南網的采編人員說起這一段時,格外的義正言辭。此外,馬電坤還以父親的名字命名,成立了滑縣金樂糖塑藝術有限公司,旨在傳播推廣馬氏吹糖人的技藝。
在訪談過程中,馬電坤不僅現場向我們展示了高超的吹糖人技藝,還將糖稀的熬制,吹糖人的技巧“透漏”給我們。
馬氏吹糖人所用的糖料是麥芽糖,即用玉米熬制而成,呈現黃褐色。在熬制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火候。開始時大火熬制,然后調小火,整個過程需要不停地翻攪,避免焦糊。熬制時可以適當添加一些白糖或者蜂蜜增強甜味。隨著季節的變化,麥芽糖熬制的粘稠度,水分含量都需要作出調整。馬電坤吹糖人更加注重造型,不添加色素,盡量保證兒童食用安全。
吹糖人的整個過程都要在糖冷卻之前完成,這段時間是異常短暫的,往往只有十幾秒。這也是為什么人們在目睹吹糖人時感到格外驚奇的緣故。看著馬電坤一邊吹氣,一邊雙手捏來捏去,眨眼間,一只生動活潑的小動物就出現在眼前。
吹糖人講究五個字“手、眼、心、氣、火”。一是不能怕燙手,動作必須要快而靈巧。吹糖人重在一個巧字,手不巧,就捏不出來。二是眼要看到位,用眼睛時刻關注捏出來的形象。三是心要保持平和。四是吹氣,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吹糖人不像吹氣球吹大了就算,而是需要靈活控制。還必須一口氣吹到底,中途不能換氣。最后一點就是待用糖稀要用溫火保持溫度。五者配合得當,才能吹出形神具備的糖人。
“動物大部分都是四條腿,只要把頭、身體的形態稍加變化就行了。比如說梅花鹿,要把鹿角吹出來,這是最基礎的造型。鹿的身體不能太肥,稍微瘦一點,因為鹿是很靈巧的動物。還有老鼠的腰是弓型的,馬、鹿的腰是船型的,得凹一點。吹糖人必須抓住動物的這些特征,并且保證軀體與四肢的比例協調,才能把它們的精氣神表現出來。”馬電坤拿著自己剛吹出來的糖人向我們詳細地講解了具體的造型技巧。
傳統老藝人吹糖人造型單一,多是老鼠偷油,黃鼠狼抓雞,貓抓老鼠等一類。隨著人們需求的多樣性,馬電坤這一代手藝人則慢慢研究創新,吹出了更多的動物造型,如十二生肖。馬電坤的作品造型多樣,形象生動,代表作品有《斗!、《神鼠盜仙丹》、《馬踏飛燕》、《雙鹿獻寶》等。曾先后榮獲合肥文博會優秀獎、銅獎、銀獎,鶴壁中原文博會精品獎,淮陽中原古韻優秀獎,深圳市青工藝術大賽銅獎等獎項。2016年4月,他還參加了山西衛視“高手在民間”賽事,并成功晉級。
馬電坤的吹糖人技藝現在已經達到了可以蒙眼吹,背手吹的境界。我們也期待小小吹糖人早日登上大舞臺,一展中華民族傳統民間技藝的燦爛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