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寺塔形體高大,氣勢恢宏,是河南省內乃至全國所見不多的大型佛寺磚塔之一、該塔為七級樓閣式造型,通高43米,底面直徑11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體逐層疊澀內收,略呈優美的拋物線形。整座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用青石筑砌,塔身及塔剎則由七十余種不同規格的灰磚砌成。第一層正面辟半圓拱券門,門上飾有浮雕帷幔。二至七層四個正面辟門,五層與七層四個側面分別砌有直欞假窗和“卍”字圖案。檐下設置有磚制普柏枋,枋上砌制有規整的五鋪作雙抄磚質柱頭鋪作和補間鋪作。斗拱承托檐枋、椽、飛。檐部重唇板瓦和素面瓦當為典型的宋代早期風格。檐上施斗拱承托的平座,檐與平座下均施浮雕仰蓮的疊澀磚層。塔身各層轉角處均筑磚雕仰、俯蓮組成的精美的竹節狀倚柱。塔身外壁鑲嵌五十多類共1234塊佛像磚雕,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具有唐代遺風。塔內亦分七層,與外檐分層相同,形成八角呈桶狀的空腹結構。壁體內砌筑梯道,與各平座上的攀沿走道相結合,盤旋而上,可至塔頂。頂置桃狀塔剎。
明福寺塔整體設計合理,建筑材料及建筑工藝精良,既有宋代早期磚塔的基本特征,又具有明顯的唐代磚塔的風格,實為唐宋塔嬗遞的范例。該塔身自建成迄今雖經千年風雨剝蝕,多次地震顛簸,仍巍然屹立,老好無損。
明福寺塔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為研究佛教史、科技史和古代建筑藝術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