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是一座集三千多年歷史和自然文化遺產于一體的文化名城,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
二萬五千年前原始人洞穴的“小南海文化”益滿全球,后岡的仰韶、龍山、小屯三層文化的地層疊壓出了安陽乃至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顓頊、帝嚳紀念陵更烘托出了古都的莊嚴氣質。在古都安陽,您可以找回對中國古代朝野的深刻記憶:全國第一個甲骨文檔案庫、青銅器之冠“司母戊鼎”、第一個女將軍婦好墓、最后一個“皇帝”袁世凱的陵墓——袁林,第一座國家監獄羑里城,號稱“河朔第一古剎”靈泉寺和萬佛溝,宋代西門大夫廟記石碑和人稱“四絕”的宋代晝錦堂記碑,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宋代明福寺塔,明清古建筑群府城隍廟、高閣寺、岳飛廟、古城角、鐘樓等在中國歷史博大的胸懷中閃爍著光芒。
盤庚遷都于殷,商王武丁中興,奴隸傅說升相,婦好女將軍掛帥,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武王伐紂,西門豹治鄴,蘇秦洹上受印,藺相如出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扁鵲伏道遇害,項羽破釜沉舟,曹操發跡古鄴城,農民義軍雄上居瓦崗寨,宋朝宰相韓琦三治相州,岳飛精忠報國傳千古等芳名百世的歷史人物也成了安陽夜空里一顆顆閃爍的明星。
號稱八百里太行山的太行魂——林慮山風景名勝區,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三千里人工天河——紅旗渠,全國第一座國際航空旅游公園……讓您目不暇接!
安陽美食
扣碗酥肉中原地帶安陽,口味偏淡,但近年來川菜、粵菜、東北菜接連進入,到飯館吃飯,安陽人喜歡各種菜式都點一點。當地的傳統菜式八大碗依然受歡迎,紅白喜事尤其少不了。以現在的口味而論,扣碗酥肉最具繼續傳揚的潛力。
道口燒雞滑縣的道口鎮是全國聞名的"燒雞之鄉"。道口燒雞由道口鎮"義興張"燒雞店所產,是河南名特產食品之一。其造型、色澤、味道、軟爛被譽為"四絕",冷食或熱食均回味無窮。
血糕為古都安陽著名風味小吃,用蕎麥面、豬血佐以其它配料蒸制成糕,然后切片油炸,抹上蒜汁后食用。
內黃灌腸是內黃縣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清咸豐年間,由縣城邱姓屠戶發明,流傳至今。
三熏安陽三熏在豫北、冀南、魯西、晉東和京廣鐵路沿線各大中城市久負盛名,是一種具有獨特風味的食品。
粉漿飯安陽“三大寶”之一。其特點:香醇濃郁,酸甜適口,有清熱敗火之效。
老廟牛肉 是國家級地方名饈,自明朝末創始以來,其獨特工藝流傳至今。
炒三不沾以蛋黃為主料, 配以桂花糖、白糖、優質粉芡、上好大油等,炒制而成。
皮渣安陽“三大寶”之一。 這道菜芳香誘人,非常下飯,是一道家常小酌的好菜。水冶油酥燒餅油酥燒餅安陽縣水冶鎮東大街關家精工制作,向以薄、香、酥、脆著歷史悠久稱。
五香豆沫五香豆沫是深受安陽群眾歡迎的一種湯食。
安陽旅游景區
世界文化遺產殷墟博物院殷墟博物苑位于安陽市西北郊小屯, 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命名。是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又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游景區全國青年文明號,屬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工天河-紅旗渠風景區
中原第一大宅—馬氏莊園
馬氏莊園位于安陽西21公里的蔣村鄉西蔣村,為清末頭品頂戴兩廣巡撫馬丕瑤的故居。其地北倚壽安山,南臨珠泉河,西近巍巍太行,東連華北平原,輝映于行山洹水間,尤具勝觀。整個莊園設計合理,布局嚴謹,主次分明,左右對稱,前低后高,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壯觀,被譽為“中州大地絕無僅有的大型封建官僚府第”。
太行大峽谷、林濾山國際滑翔基地
滑翔運動被稱為是一項勇敢者的運動,它興起于本世紀七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得到了發展。它具有器材簡單,刺激性大,趣味性強,參于性廣的特點,深受人們尤其是中青年的喜愛。
林慮山現在已成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體育搭臺,旅游唱戲”,一年一度的林州國際滑翔旅游節已成為河南省實施對外開放,發展旅游事業推出的又一個新項目。
袁林又名袁家林或袁墳,是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袁世凱的墓地在,位于安陽市洹上村東北隅的太平莊。占地二百三十八畝,興建于民國五年八月,歷時兩年多方始完工,耗費一百五十多萬元。這座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采用中西合璧的構筑手法,以中國古典傳統形制為體,西洋建筑風貌為用,古今并存,風格殊異。穿過中國傳統的牌樓門之后,是林蔭夾道的神路。神路兩旁是對立著的華表、石馬、石虎、石獅、石雕武將、石雕文臣等。這當然是按照“帝王”的規格,為袁世凱墓做儀仗。令人感到特別的是,不論石馬、石虎、石獅還是文臣武將,全都是短腿。其碑亭是傳統式的。亭內袁世凱的墓碑也是和封建社會中的帝王將相一樣是由巨大的赑屃背負。
岳飛廟湯陰岳飛故里“宋岳忠武王廟”,原名精忠廟,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內西南街。始建時間無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重建。歷代曾多次作修葺,增建,至今占地6千4百余平方米,六進院落,房屋建筑100余間
羑里城位于河南省湯陰縣城北約4公里處的羑里城,是世界遺存最早的國家監獄,也是風靡全球的周易文化發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名揚海內外,“劃地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歷史典故均源自于此。羑里城還是一處蘊含豐富的龍山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厚達7米的文化層斷面清晰,依稀可見遠古時期人們居住、生活的情景。羑里城又稱文王廟,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帝陵二帝陵位于內黃縣東南30公里的三楊莊村西,是上古時代“五帝”中顓頊、帝嚳兩個帝王的陵墓。二帝陵始建年代難考,唐代以后屢有增建。
修定寺塔安陽市西北35公里清涼山東南麓修定寺舊址上,屹立著一座華麗壯觀的古塔,俗稱“唐塔”,又名“修定寺塔”。門楣上鐫刻三世佛,故名“三生寶塔”。
文峰塔 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獨特的風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點。由下往上一層大于一層,逐漸寬敞,是傘狀形式,為國內外所罕見。 明福寺塔 明福寺塔建于唐寶歷二平(公元826年),塔身磚石結構,高40米,呈八角形,塔身直徑6米。塔身每層出檐二級,外壁砌有圓龕坐佛。頂層各角掛銅鈴共24個,風吹鈴響,悅耳動聽。塔頂如一仙桃,游人可由塔內登頂,眺望滑縣古城風貌。
瓦崗寨遺址滑縣是河南省安陽市轄縣之一,位于黃河以北,安陽市南部。瓦崗寨位于滑縣南部,是隋末農民起義軍——瓦崗軍根據地。
靈泉寺唐代雙塔
安陽土特產
內黃大棗 內黃大棗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歷代帝王之貢品。
山楂產于河南林州。有豫北紅和林紅兩個品種。
太行山核桃 補虛強體,提供營養。核桃是很難得的一種高脂肪性物質的補養品。
板栗林縣栽種板栗歷史悠久,稱為板栗之鄉。
大紅袍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