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七大古都中,安陽歷史最為悠久,但也是最名不副實的“大古都”了。“中原文化殷創始”,商都殷墟即今日之安陽,它打開了中國古都的第一扇門。透過這扇門,古都講述的都是遙遠的故事,除了甲骨文、青銅器,你還能找到什么?
一說到古都,大家可能會想到白發蒼蒼的老人,在歷史的通衢中老態龍鐘,顫顫悠悠。這種想法會在您的安陽之行中被顛覆。有人感慨地說,安陽是一個以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
為骨,以秀美山水為膚的具有東方神韻的麗人。雖然帶著歷史的厚重(厚重不是壓抑,而是芳醇),安陽旅游給您的不僅僅是文化的熏陶,還有美景以及很多您可能沒有想到的驚喜。舊日輝煌中原文化殷創始
在安陽旅游,多少有點尋根的味兒。3300多年歷史文化的積淀,賦予這座古城太多的魅力,留下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郭沫若先生曾在《訪安陽殷墟》一詩中贊嘆道: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于讀古書。
安陽市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處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四省毗鄰處。從中國版圖上看,它正居于中心部位。正是在這中原腹地,醞釀、展開了三千多年的悠悠歷史。公元前1387年,商王盤庚遷都于此,從此安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和文物可考的都城。“文物可考”指的就是殷商的遺跡———殷墟。
殷墟,在安陽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后稱“殷墟”,“殷邑”等,在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商邑”,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自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的二百多年間,這里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商滅亡后這里便淪為了廢墟。
在殷墟旅游,感受的是撲面而來的歷史滄桑。長約6公里,寬約5公里,總面積約24平方公里的殷墟的總體布局以小屯宮殿宗廟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型放射狀分布,是一座開放形制的古代都城。雄偉壯闊的宮殿宗廟建筑基址、等級森嚴的王陵大墓、星羅棋布的居住遺址、家族墓地,密布其間的手工業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構成了殷墟獨特的文化內涵,展現出這座殷商王都的宏大規模和王者氣派。殷商之后,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后齊等六個王朝或建都于此,或以此為陪都。
行走在歷史文化的街道上
說到安陽,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甲骨文的故鄉?對了!“一片甲骨驚世界”,1899年,人們在安陽小屯村發現了甲骨文,于是這片土地連同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一起名聞世界。文字的誕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傳說倉頡造出文字的時候,竟然會“天雨血,鬼夜哭,龍潛藏”。同樣,甲骨文的發現也吸引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紛至沓來,引起轟動。中國最早的文字的發現,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被埋葬的王朝的驕傲。
安陽不僅僅是甲骨文的故鄉,它還是許多故事的故鄉。大家熟悉的《封神榜》就是以商末武王伐紂的歷史為藍本展開的。除此之外,盤庚遷都于殷,商王武丁中興,奴隸傅說升相,婦好女將軍掛帥,文王拘里而演周易,武王伐紂,西門豹治鄴,蘇秦洹上受印,藺相如出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扁鵲伏道遇害,項羽破釜沉舟,曹操發跡古鄴城,農民義軍雄居瓦崗寨,宋朝宰相韓琦三治相州,岳飛精忠報國傳千古等等,不勝枚舉。
當然,故事的背后是那些永恒的方式講述故事的歷史遺跡。這里有被學界稱為“小南海文化”的二萬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有后岡的仰韶、龍山、小屯三層文化的地層疊壓,有四千多年前的古帝顓頊、帝嚳紀念陵,尤其重要的是這里有全國第一個甲骨文檔案庫、青銅器之冠“司母戊鼎”、第一個女將軍婦好墓、第一座國家監獄羑里城,有號稱“河朔第一古剎”的靈泉寺和萬佛溝,有宋代西門大夫廟記石碑和人稱“四絕”的宋代晝錦堂記碑,有造型優美、別具風格的后周文峰塔、唐代修定寺塔、宋代明福寺塔等,有明清古建筑群城隍廟,高閣寺、岳飛廟、古城角、鐘樓等,還有最后一個“皇帝”袁世凱的陵墓———袁林。
拂去歷史的塵埃展開優美的畫卷
歷史鐘愛這座城市,給了它燦爛的歷史文化;大自然更厚愛這個城市,慷慨地贈予它如畫的美景。它的西部有雄奇險秀的南太行旖旎風光,泉瀑相連的大峽谷,還有被譽為人間奇跡的人工天河———紅旗渠。
讀燕趙文化不得不讀太行山。太行山,古稱大形山,以形貌高大而得名,是天然的縱貫南北的長城,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水嶺。它頭枕京都,腳抵黃河,縱貫南北,逶迤千里,宛如一道巨大的臂膀,把燕趙大地攬入自己的懷抱,自古就享有黃河做帶,五岳俱朝的尊崇地位。
北方的山大多是光禿禿的石山或土山,然而來到太行大峽谷,感覺卻迥然不同。山上植被茂密,碧綠青翠,植被覆蓋率達到90%,有天然氧吧的美譽。峽澗中水流緩緩而過,在擁有南方山水秀美之氣的同時又兼具北方山脈的蒼勁雄偉。太行大峽谷在南太行山東麓,南北長100華里,東西寬4公里,景區內斷崖高起,群峰崢嶸,陽剛勁露,蒼溪水湍,流瀑四掛,峰、巒、臺、壁、峽、瀑、嶂、泉姿態萬千,是北方山水風光的典型代表。
桃花谷就坐落在山澗之間,據說這里三九嚴寒天都有桃花開放,故此得名。桃花谷中最能牽動人們心弦的風景當屬各處傾瀉而下的瀑布,因落差的不同而姿態各異,相映成輝,形成大峽谷中一處奇景。
被譽為人間奇跡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名勝游覽區位于林州市區北部豫、晉、冀三省交會處,距市區20公里。沿漳河南岸繞懸崖,越峽谷,逢山開洞,遇河架橋,開鑿長達70公里的總干渠,渠高4.3米,寬8米,引水量18.3立方米/秒。紅旗渠修建于1958年,是林縣人民為了解決世代缺水的問題而修建的,它橫跨太行,穿山越嶺引來了漳河水,澆灌了林縣幾十萬畝土地,使林縣人民靠天吃飯的日子成為歷史。漸入太行,地勢勢高,風景迥異。路兩旁溝壑縱橫,遠山如黛,巍峨起伏。車子在盤山公路上疾馳,一座座青山倏地掠過或迎面壓來,別有一番情趣。
在安陽放飛激情
在安陽旅游,不會是“君子動眼不動手”。在那里,除了在歷史文化的庭院里散步,在如畫美景里倘徉外,還有另外的方式放縱我們的激情,比如說去滑翔,去實現飛翔的夢想;比如說美食,在口福中享受旅游。安陽有“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國際滑翔基地———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
林慮山國際滑翔基地位于海拔1600余米的林慮山山巔,山道盤旋而上,挺立山頭,整個太行大峽谷和林州盆地風光一覽無余。真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意。一年一度的林州國際滑翔旅游節日成為眾多滑翔愛好者向往的天堂。
1991年,英國國家滑翔協會理事查爾斯·赫吉曼應邀來南太行林慮山風景名勝區考察試飛,就被這里所具備的滑翔條件折服。他非常高興地說:“作為滑翔基地,中國的林慮山可與阿爾卑斯山媲美。”國家航空運動協會主席陳先、滑翔委員會主席吳英誠等領導、專家實地考察后認為林慮山的石板巖南教場、城郊鄉轎頂山、河順鎮天臺山等是最佳的滑翔基地。而且,在如神仙般騰云駕霧的滑翔中,還能鳥瞰林慮山風景,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