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先輩 勿忘初心——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魯姓委員會聽黨課、學黨史暨家譜知識培訓在鄭州舉行
2021/6/8 17:28: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5月29日上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魯姓委員會聽黨課、學黨史暨家譜知識培訓在鄭州舉行。

河南省委宣傳部新時代百姓宣講員、河南省歷史學會會員、鄭州市作家協會會員、鄭州市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原區錦藝小學黨支部書記劉永力,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魯姓委員會黨支部書記魯照建,常務副會長魯興表,副會長魯廣群,副秘書長魯照陽、魯又銘、魯斌等領導及部分魯姓委員會成員參加。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魯姓委員會黨支部書記魯照建首先從”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四個方面介紹學習黨史的背景和意義。
魯照建講到,以史鑒今,立黨治國,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四中全會強調,要“組織黨員、干部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學習黨的歷史”。這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 它對于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建設學習型政黨,吸取歷史智慧,提高執政能力,解決現實問題,有著重大意義。
魯照建說,回顧歷史,我們豪情萬丈,展望未來,我們心潮澎湃,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千秋偉業,只是序章,讓我們通過學習黨史,用更加昂揚的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隨后,由黨支部書記魯照建領誓,帶領大家重溫入黨誓詞。
河南省委宣傳部新時代百姓宣講員、河南省歷史學會會員、鄭州市作家協會會員、鄭州市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原區錦藝小學黨支部書記劉永力以《幾經危亡擔使命 百年偉業映初心》為主題為大家講了一堂深入淺出、內涵豐富、生動形象的黨課。
在黨課學習過程中,劉永力圍繞“解放篇、改革篇、復興篇”這三個篇章,通過解讀中國共產黨如何由誕生、發展、壯大再到最后成立新中國,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后的建設歷程和曲折探索,讓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輩黨員的拼搏和奉獻。

通過這次黨課的學習,大家不僅重溫了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還經歷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繼續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履職盡責,為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魯姓委員會副會長魯廣群從什么是家譜、編修家譜意義等方面向大家做了講解。
他講到,家譜雖然是家族生命延續的歷史記錄,也反映了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枝枝葉葉。家譜文化是對國史和地方志文化的重要補充。國史和地方志記其大事、全局,而家譜則記其小事、局部;國史和地方志是主桿和枝干,家譜是枝葉。一個是宏觀,一個是微觀,相輔相成。家譜文化是連接家族的重要紐帶,通過家譜這個紐帶的連接,會加強整個族人的團結,增強其凝聚力。族譜研究的另一現實意義是通過家譜研究,滿足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的需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一部新型族譜或家族檔案。其編制原則應是既符合現代家庭的需要,順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也具備傳統族譜的“敦宗睦族”、“凝聚血親”的功能作用;編法既繼承傳統族譜中的一些優秀成分,也要創制適應現代需求的內容。

下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魯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魯興表從家譜主要內容、常見譜圖格式、編纂工作計劃等方面為大家講解家譜知識和培訓家譜編纂技巧。
魯興表從歐陽修式、蘇洵式家譜格式、寶塔式、牒記式為大家講解了家譜在體例、格式上的不同特色和特點。在家譜編纂計劃方面,他又從組建組織機構、籌備資金、編纂手冊和編纂方案的準備、宣傳發動、搜集資料等方面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在家譜編纂中的工作細節。


隨后,大家針對家譜編纂過程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和細致的學習與交流。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之際,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魯姓委員會積極組織黨員聽黨課、學黨史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此次黨課的教育,大家共同回顧了百年黨史,學習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繼續弘揚革命傳統,銘記奮斗歷程,堅定初心使命,砥礪前行。
而此次同時進行的家譜編修知識培訓,更是進一步促進各地魯姓的家譜續修工作,在修譜過程中挖掘姓氏文化中的優秀文化內涵,傳承優良家風家訓,增強愛黨愛國意識,形成愛國愛家、崇德向善的社會文明新風尚。



責任編輯:admin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