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仔雞為中州傳統名菜,市肆餐館常備,家宴中也必不可少。我國以雞入饌的歷史極久。戰國時,楚懷王聽信靳尚等人的讒言,放逐屈原。后來,楚懷王被張儀騙到秦國,身死異國。屈原聞訊后,作《招魂》吊楚王。《招魂》中寫了許多楚國的風物,以引亡魂的思鄉之情,寄托詩人愛國優國的思想情感。其中說到楚國珍美的食品“露雞”。“露雞”,有說是“鹵雞”,即燒鹵面食;有說“燒雞”,不澆鹵而食,眾說紛紜,但說明在戰國時期雞的烹制技術已相當高超了。“蒸雞”,始見于宋。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飯罷戲作》曰:“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蟹”,贊美之詞溢于言表。陸游是一位不亞于蘇軾的美食家,烹飪在他的詩中,詠吟飲食菜肴者足有百首之多。在他筆下,“蒸雞”竟使魚蟹遜色,當然鮮美之極。
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肓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
湯味清鮮純正。雞肉軟嫩適口,老少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