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苦筍
中醫認為,苦筍味甘,性涼而不寒,具消暑解毒、減肥健身、健胃消積等功效。
苦筍是夏季餐桌上的可口菜肴。人們通常用苦筍、排骨,加上咸菜配制成苦筍煲,苦甘可口,味道鮮美,吃后令人回味無窮。
2、苦瓜
苦瓜為夏季食用佳品,營養豐富,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涼拌,又可炒肉、燒魚,清脆爽口,別有風味。
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熱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等作用。苦瓜除了含有味苦的奎寧外,還含有蛋白質。研究發現,蛋白質能刺激免疫細胞而具有抗癌作用。
3、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核黃素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在食用方面,夏季多用嫩葉涼拌,也可烹調。
蒲公英多吃不傷人,而且還可入藥治病。中醫認為,蒲公英性味甘、苦、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瀉、利膽、保肝、健胃、降血壓等作用。
6、萵筍
中醫認為,萵筍性涼,味苦、甘,入腸、胃經,它具有通利小便、開胸利膈、順氣調中、清熱止渴的作用。
適于治療小便不利、脾胃氣滯、飲食不振、消渴多飲等病癥。
萵筍可炒、可拌,炒要用大火快炒,拌要放少許精鹽稍腌后,擠去汁,再食用。
7、梨
梨子營養豐富,富含蘋果酸、檸檬酸、葡萄糖、果糖、鈣、磷、鐵、胡蘿卜素、果膠以及多種維生素,可以降血壓、清熱鎮涼、養陰退熱、潤肺消痰解毒等。還可以通利大便,保護心血管及肝臟,幫助減肥。
食療功效:改善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等熱證,尤其冬春季發熱或有內熱的病人。適于高血壓、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長期食療。
注意:吃梨后,不能立刻喝溫熱的湯水及油膩食物,以免引起腹瀉。其性涼,脾胃虛弱、腹瀉、消化不良以及產后婦女也不宜食用。
8、西紅柿
西紅柿富含番茄紅素、胡蘿卜素、尼克酸、蘋果酸、檸檬酸、維生素C、維生素B,尤其維生素P很多,以及多種礦物質元素。它可以清熱解毒、消暑止渴除煩,幫助消化,保護血管壁彈性,護膚美容等。
食療功效:改善胃熱口苦、發熱煩渴、中暑、陰虛內熱所致衄血等熱證,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改善牙齦出血、皮下出血、腎炎、消化不良。
注意:西紅柿性寒,脾胃虛寒者、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宜多吃。需要提醒的是,未紅西紅柿不能食用,可使人產生頭暈、惡心、嘔吐和倦怠等中毒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