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傳統戲曲舞臺美術的傳承
在舞臺實踐中,處理虛與實這兩種表現形式的關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以局部之實代表整體之虛,以簡代繁,以少勝多,或運用象征性、裝飾性的景物,借此寄彼,虛實相生。采用個性化的中性布景也是正確處理虛實關系、緩解景物造型與虛擬表演之間矛盾的重要方法。這種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布景裝置往往抓住戲曲的特征,將生活真實寓于藝術真實之中,追求“神似”,因而有利于強化演出的整體風格,并且可以創造詩化的藝術氛圍。所以,要使舞美造型與戲曲的內在特質相融并保持舞臺演出整體風格的統一,必須正確處理虛與實的關系,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
戲曲的主體應該是表演藝術,而舞美是為戲曲藝術服務的。要營造一個場景,首先要充分理解劇情提供的故事內容、人物環境,再去塑造典型舞臺氛圍。如果舞臺空間形象能融入到戲里,就能在舞臺空間里,身與景隨、戲到景到。當代戲曲舞美在發揮實用性、再現性功能的同時,越來越注重表情達意的功能,力圖在舞臺上構造一種情景交融的狀態,來體現和深化劇作的思想內涵,傳遞人物精神世界的信息,從而依托劇情形成一種特有的舞臺藝術風格。
二、 現代戲曲舞臺美術的創新與發展
中國戲曲舞臺美術是民族戲劇綜合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具有民族文化的延續性,而且更體現了拓展時代的創造性。戲曲藝術最好的保護是發展,有新戲才能發展,這是戲曲生態保護和健康生存的最好辦法。保留與傳承戲曲舞美精華,讓當代與后世的觀眾去欣賞古典的美,去感受過去時代的人與事,去認識歷史,同時尋求一種形式上的突破,對戲曲藝術的發展、創新甚為重要,也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21世紀戲曲舞臺美術的藝術構思,不僅單純為“創造劇中環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舞臺氣氛”服務,而且極大地發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大膽向深層次開拓,強化自身創造功能。舞臺美術設計的藝術思維現代化,必須以藝術形式的現代化作為有效載體,方能得以具體呈現。我們欣喜地注意到,現代舞臺美術藝術形式的現代化,已出現大量的代表作。例如,河南省豫劇二團的大型史詩豫劇《蘇武牧羊》,就運用深層次的全新構思,精心的舞美設計、古老的音樂旋律、絢爛的燈光效果、華麗的民族服飾和強大的演出陣容,激情奉獻出美輪美奐的戲曲舞蹈,并伴有現代歌劇的表演形式,恰當地將現代歌劇與傳統戲曲融為一體。全劇氣勢恢宏,令人耳目一新,充分體現了深層次舞臺美術構思的新高度。作者:許昌市戲曲藝術發展中心豫劇部 龐永春【原標題:戲曲舞臺美術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