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就是在伴奏中要領出感情,領出速度,領換板式。領出感情就是在演員出場之前,已由伴奏揭示給觀眾演員上場后情緒是喜是悲。領出速度就是在進入唱腔之前,首先由音樂把唱腔節(jié)拍速度給領出來,以把握唱腔節(jié)奏的穩(wěn)定性,讓演員沿著統(tǒng)一的速度進行演唱。領出調高就是把這段唱腔用的什么調子,讓演員把握住音準,才能不涼弦不走調。領換板式特別是重點唱段,由于感情復雜,需要多種板式組合起來才能滿足它的需要。比如由慢板轉流水,由流水轉二八,再由二八轉垛子等等。這就是必須由樂隊領換板式。在轉板時,板胡和樂隊特別要注意穩(wěn)住節(jié)奏,過門清楚,使演員有個明顯的接口之處。這樣才能讓演員接得自然、唱得舒服。
二、“托”,就是托腔。在進入唱腔時,力度一定要弱下來,輕輕托扶于它,使唱腔不那么單調乏味,好像扶著它走路,既不壓腔,又使演出者有一種輕松舒適感,切忌喧賓奪主。
三、“包”,就是包腔,在每句唱腔之后有一段音樂,也就是過門,把上句和下句的唱腔連接起來。這稱為承上啟下轉換感情的包腔音樂。在演奏這些音樂時的力度要與托腔伴奏有明顯的對比,而它更是情的再現,加重感情的深度。這就需要一個演奏員不僅要熟悉唱腔,還要了解每句的感情。
四、“烘”,就是烘托出不同人物的喜、怒、哀、樂。根據劇情的發(fā)展,演員的感情變化,演員的抑、揚、頓、挫都應烘托得恰如其分,達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珠聯(lián)璧合、天衣無縫的良好伴奏效果。
總之,豫劇板胡在整個樂隊中起到的是領頭羊的作用。作為一名板胡演奏者,我認為“領”“托”“包”“烘”是務必掌握的四大要點。(張建設)【原標題:淺談豫劇板胡演奏四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