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捉小雞
“野雞翎,砍大刀,你家有個什么挑。你挑誰?”“我挑××!”一唱一答,是“老鷹捉小雞”的開始程序。
一群小伙伴兒,先挑一個年齡大一些、個子高一些、機活靈便的男孩做“老鷹”,再挑一個與之大致相當的女孩當“母雞”,其余小伙伴則充當“小雞崽”。“老鷹”架著胳膊如飛翔狀,嘴里“哇!哇”叫著撲著“小雞”,“小雞”則按個頭大小排著隊拽著衣裳襟躲藏在“母雞”后邊。“老鷹”叼雞越來越瘋狂,母雞護崽一刻不放松,“老鷹”往左撲,“母雞”朝左擋,“老鷹”朝右撲,“母雞”往右攔,“雞崽們”則隨著“母親”左躲右藏,想盡辦法不讓“老鷹”逮住。時間長了,有的人鞋子跑掉了,有的人跑不動了,有的人想脫衣服了,稍不注意就被“老鷹”捉了去,成了“老鷹”的戰利品。游戲結束,“老鷹”和“母雞”,誰的隊伍“雞崽”多,誰則取勝。
摔泥巴
摔泥巴是兒童們百玩不厭的游戲,屋檐下、過道里通常是摔泥巴的“主戰場”。小伙伴們各自選擇黏膠有度的泥巴,在地上來回摔,直到泥巴柔和黏連為止。隨后,將泥塊捏成方塊和圓形,大拇指用力把泥塊團成外實內空似窩窩頭形狀,然后高高站起,空心向外,猛然向地上摔去,只聽“啪”的一聲響,泥塊的底部憋出一個大窟窿,大伙兒依次進行。一輪結束后,大家圍在一起,評判誰摔出的泥巴窟窿大,勝者刮輸者三個鼻兒。
接竹板
接竹板有兩種形式,一種簡單,一種復雜,且不屬同一個類別。簡單的玩法是在院內或村邊的空地上,拾來盡可能多的磚頭或瓦片,按同等的距離排列起來,踢倒或扳倒一個,其余的磚頭或瓦片紛紛倒下,直至最后一個。復雜的是兩個以上人選,先揭撲克牌,然后相互抽牌配對。只要能配成對將一直抽,直到配不成對再換人抽,以此類推,誰的牌先被抽完,就算誰贏。
指星星過月
集體游戲,多是在有月亮的晚上玩耍。先手心手背決出一個人來,再派一個人站在他身后,用雙手蒙住他的眼睛,剩下的人從他的一邊走到另一邊,做各種各樣的動作,蒙眼的人則一一報說:“做××的過去了。”這時猜家根據這個動作猜出是誰,被猜中者則來做猜家,游戲繼續進行。
打陀螺
“打陀螺”要具備兩樣東西,一樣是鞭子,一樣是“陀螺”。
小伙伴們找來木棍和木橛子,用刀去皮刮光。木棍一頭“裉”個豁,拴上繩子,繩頭削尖,制成鞭子,木橛則用鋸子鋸成四五厘米高的圓塊,用刀一片一片削成圓錐形狀,在圓錐體下面挖空接上鋼珠,上面則用漆油上不同的顏色,一個陀螺就制作完成了。
打陀螺首先雙手合扣將陀螺拋轉,然后用鞭子抽,鞭子抽得越狠,陀螺轉得越快,但不能連著抽,只能是陀螺轉慢了,才狠狠抽它一鞭子,讓它繼續旋轉,誰的陀螺旋轉的時間最長,小伙伴們才服氣誰。
此外,小時候玩的游戲還有干十字丁和填茅罐、推鐵環、砸杏核、彈琉璃蛋等,就不一一贅述了。(郝 軍 郝雪梅)(原標題:懷慶民間兒童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