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焦裕祿同志像(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新華網鄭州5月14日電 題:一面飄揚了半個世紀的旗幟——寫在焦裕祿逝世45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張興軍、桂娟
5月14日,是焦裕祿逝世45周年紀念日。河南省在焦裕祿生前工作過的蘭考縣舉行紀念活動。肅穆的蘭考縣焦裕祿紀念園,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人們會聚于此,追憶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兒子——焦裕祿的事跡,緬懷他的精神。
焦裕祿,這位以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聞名全國的已故模范人物,他的事跡穿越近半個世紀的時空,在目前全國上下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到來之際,再次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共鳴。
“焦書記,俺來看您啦”
千百年來,黃河多次在蘭考縣境內決口改道,形成出了名的“三害”:風沙、鹽堿、內澇。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個縣的糧食畝產僅有一百來斤,人們食不果腹、苦難深重。
上世紀60年代初,焦裕祿擔任蘭考縣委書記。他拖著患有肝病的身體,帶領全縣人民同嚴酷的自然災害作斗爭。即使病痛發作甚至直不起腰,他仍身先士卒、以身作則,最終病死在工作崗位上。臨終前,他對組織上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钪,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松柏蒼翠、柳絲低垂,2米多高的漢白玉紀念碑莊嚴肅穆。從松柏中拾級而上,已有大批的祭奠群眾將焦裕祿墓團團圍住,大家自覺地繞著漢白玉石棺憑吊。
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眼含淚花,用顫抖的聲音喊道:“焦書記,俺來看您啦!”這一幕深深打動了在場的人們,邁上階梯的腳步加快了,繞著石棺的停步了,準備離開的留步了……
焦裕祿去世后,其事跡經過媒體報道,隨即引起巨大反響,他也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黨員干部的好榜樣。他那種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被稱為“焦裕祿精神”。
45年來,人們對焦裕祿的懷念一直沒有停止。據焦裕祿紀念園管理處副主任張繼焦介紹,從全國各地甚至國外來焦園參觀的每年都有近40萬人次。每到6月新麥收獲時,就有農民從家里帶來新蒸的白面饅頭,擺在焦裕祿墓前;而當地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一提起焦裕祿,依然親切地稱之為“老焦”。
蘭考縣葡萄架鄉農民王洪偉說:“群眾無論是過上了好日子,還是有了困難,都會想起‘老焦’。在蘭考人心目中,‘老焦’并沒有死。”
“焦裕祿是個標桿,我們要見賢思齊”
45年來,焦裕祿的事跡和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各級領導干部,成為一面飄揚了近半個世紀的鮮艷旗幟。
在離墓地不遠處的紀念館,人們排起長隊參觀焦裕祿事跡展,他們中有拄著拐杖的老者、懷抱孩子的婦女、稚氣未脫的少兒。透明的展柜里,靜靜地擺放著焦裕祿生前用過的物品,從生銹的鋤頭到帶著窟窿的布鞋,還有打了42個補丁的被子。睹物思人,觀者無言,卻禁不住唏噓不已。
魏治功是焦裕祿之后的第13任蘭考縣委書記。今年3月9日上任第一天,即帶領全縣四大班子領導及各單位負責人拜謁焦園。他說:“焦裕祿同志是一個很高很高的標桿,我們要見賢思齊。”
焦裕祿并不僅僅是一個戰天斗地的英雄。女兒焦守云說,父親生前能歌善舞、多才多藝,二胡拉得尤其好。“只是到了蘭考后,因為環境所限,使得他沒有時間、條件和心思來做這些。”
焦守云說,焦裕祿在蘭考一共只工作了470多天,但時至今日,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百姓,大家仍然懷念他。“我覺得最關鍵的有兩點,就是他始終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
今年4月份以來,河南省掀起了學習焦裕祿的熱潮,同時決定今后省市縣三級黨委、政府換屆時,都要組織新班子到蘭考接受教育。
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表示,當前提出要深入學習、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很有現實針對性和重要指導性。他說:“特別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更需要像焦裕祿同志一樣具有迎難而上、堅忍不拔、敢干敢闖、真抓實干的作風。”
“焦裕祿精神永不過時”
來自山東泰山的一家公司經理牛明證每年清明都要前來祭奠焦裕祿。他說,時至今日,焦裕祿的事跡和精神仍能引起全社會的廣泛共鳴,一方面說明當前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具有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大家對“人民公仆式”干部的呼喚和期待。
鄭州大學教授、港臺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周文順表示,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焦裕祿帶給人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涉及反腐敗、干部作風、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一系列問題的連鎖思考。
“和焦裕祿時代相比,今天的干部不但要同自然災害作斗爭,還要同侵入自己肌體的官僚主義和腐敗現象作斗爭。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斗爭要艱苦得多。”周文順說。
今年76歲的劉俊生是焦裕祿任蘭考縣委書記時的新聞干事,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宣傳焦裕祿事跡、弘揚焦裕祿精神。他說,從焦裕祿去世后人民的深切哀悼和紀念,到上世紀90年代人民呼喚焦裕祿,再到21世紀的今天深情緬懷焦裕祿精神,這并非偶然現象。
“焦裕祿是一座豐碑,焦裕祿精神像一面旗幟。人民呼喚焦裕祿,是在呼喚我們黨一貫同群眾血肉相連的好傳統,呼喚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風。”劉俊生說,“雖然45年過去了,這座豐碑依然屹立不倒,這面旗幟也依然在高高飄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永不過時。”【原標題:焦裕祿逝世45周年:一面飄揚了半個世紀的旗幟】